错过,不是错了,而是过了。
至今还算是一个朵小小的韭菜花,目前实在写不出很技术的文章。但很多事不就是从0到1,从1到很多的过程吗?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小小的思考,不恰当之处还望直言不讳的指出,共同成长,谢谢大家。
一、我怎样成功的错过比特币?
第一次知道比特币这个名词,好像是源自李笑来的书《把时间当做朋友》,如果不是,那就是他的其他的书。总之我第一次知道比特币这个词与李笑来绝对脱不了干系。然后知道就知道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比特币对我而言只是一种我不知道的东西,觉得跟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然后就看看过了,完全视而不见。我没有一丝丝想要去了解它是个什么东西的冲动,这是我完美错过的第一次。究其原因:自己认知不够,不认为新鲜事物与自己有关系,因而错过。
我们错过一些事物,往往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我们想当然的认为这东西跟自己没关系,没必要关系。或者这东西对我们没用,知道了也不见得给我们带来什么,于是我们选择擦肩而过,选择漠不关心,选择无视。而往往可能错过太多,太多的可能性,太多的机遇,太多笑来老师口中的“serrendipity”。
这次错过,我并没十分惋惜,因为我知道是我当时的认知不够,反而给我上了一课:时刻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真正想要去了解,原因是我偶然加入了“007不写就出局”。加入是因为自己过生日,实在无趣,不知道送给自己什么东西,于是送给自己一样自己认为自己很难坚持的东西——写作。而开始每一次作业,就是发现:太多人在写比特币、区块链、白皮书、投资策略、韭菜心得。那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是韭菜,但是满屏的文章让我觉得很难。难的是我不知道怎样点评战友们的作业,完全看不懂。可是却强烈感受到大家的热情高涨,欲罢不能。于是在我加入007一个多月后实在忍无可忍才开始踏上币圈的不归路,这一次应该没错过。虽然我没收入,谈不上投资,但是接触新鲜事物的快感与好奇心越来越重,还是蛮好玩的。这应该是这一年最让我觉得兴奋的事。
这一次为什么我没错过?
很显然,圈子很重要,感谢007战友,让我看到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的人积极向上,求知欲极强,很有战斗力,很有力量。如果不是这个圈子,我可能真要错过比特币一辈子了。所以有时候你接触的人决定了你的视野和格局,这真不是吹牛。
二、别人为什么不会错过?
08年比特币问世,至今10年,我是第十年知道比特币的,是不是要拍断大腿?每次遇到进入币圈三四年甚至更久的人,我总是很好奇的问他们同一个问题:你怎么会知道的那么早?
有的说早些年在广东工作听同事说过就开始跟着玩,之后开始跟着买,后来搞矿机现在小有成就;有的大学时炒股看到相关新闻买着玩一玩;有的看书中提到就开始查资料研究.....
在看看一些社群里的人,不难看出早期包括现在入币圈的人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
早起接受比特币、区块链概念的人,他们大都对新鲜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不排斥甚至十分愿意拥抱新鲜事物。无论是听别人说去买,还是看到新闻去买,这些都是与自身的好奇心有紧密联系的。如果你不好奇,哪怕新闻满天飞,同事天天给你洗脑,你也是无动于衷。为什么至今还有那么多人避讳或者反对比特币,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朋友认为是庞氏骗局,是传销,只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仔细了解过,只是道听途说,压根没去深入学习过就一口否决。
2、学习能力强
知道某样东西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什么,只有主动学习才能有所改变。我知道的有个朋友他早些年在广州工作,听说比特币后就花大量时间去研究,去查资料去买币。他工作应该蛮忙的,前几日聊天,他居然说三点多还在查资料!!!我惊呆了....他说要早点埋伏潜力价值币。他说早起买BTC时200多一个,EOS买的几块钱。还有他关于币种的分析讲真我真听不懂。我在的一个群里,里面有位大佬每天盯盘,持续一个多月三四点才睡。而且分析的我听不懂,然后多数时候大差不差。对于这些即便是专业炒币的人我内心也是十分敬佩的。学历能力强,除了这点,我实在找不出什么好形容的了。
无论任何领域,快速的学习能力都是最重要的。
3、有空闲时间
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些币圈的人有个特点,那就是空闲时间比较多。前面提过我问过很多人为什么会进币圈,他们的职业让我有点想法。很多是公务员、老师、淘宝店主。学生、公司职员,共同的特点在于:闲时间比较多。币圈是24小时无间断变化,买卖币种也需要时刻有时间决定,这其实需要很多精力。我身边一些加班狗真的几乎没人去玩币,因为他们没时间。加班到深夜,回家就躺,周末加个班,有什么时间去做其他的事呢?这让我有所思考:除非特别热爱的领域,不能找那种加班比较严重的工作。因为工作一旦把生活填的太满,你会失去很多开阔眼界接触新鲜事物的可能性。
过错,不是错了,而是过了。过了的原因可能是自己认知不够,圈子限制,可能是工作太满没时间去了解工作之外的新鲜事物。总之,错过,就错过。再次进入时,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保持开阔的心态,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可能会遇见另一番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