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相处方式,不打扰

2023-02-08  本文已影响0人  小扇记事录

01

中午快吃完饭的时候,别的部门的领导突然在我旁边坐下。她是我的上级,理论上是我应该主动和对方打招呼,但是我抬眼看她的时候,她正往下坐,并没有和我有眼神交流,我就当做不知道是谁,继续吃饭。

期间我在想:来的时候没打上招呼,那我走的时候一定要打。

可是当我拿起餐盘要走的时候,看了看她,又把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这样的情景,我相信对“社恐”来说,是常有的事。

回到休息室,我又细细地琢磨了一下,一句“嗨,或是我走了啊”这么难说出口吗?

不是的。

02

我们单位的餐桌是圆形的,可以坐6-8人。我刚来单位不到半年,每次吃饭都是走过那些有讨论声、欢声笑语的餐桌,找到一张没人的桌子,除了今天,我一直都是一个人吃饭。

我的行为很好理解,工作性质原因,很少接触人,所以即使来了将近半年,但单位一大半的员工我都叫不上名字来,因为不熟,所下意识地回避。

这位领导呢,据我所知,已经来了好几年了。餐厅有那么多张桌子,我相信,肯定有他们部的员工或者同级的领导,可她都避开了,找到了只有我在的这张桌子。

我想,她应该也是不想被打扰吧。想起了我们鲜有的几次沟通,每次进入她的办公室,她都在伏案疾书,在别人的办公室里碰到她,也是一丝不苟地讨论工作,很少看见她笑。

我想,如果不在工作的话,她应该和我一样,只想一个人做些自己喜欢的事。什么约会应酬,都和我们无关。

03

前几天和一个读者就“社恐”的问题讨论了一番。

“有时候恨不得把自己缩小,缩小,再缩小,不被人注意;可有时候又怕自己真得被世界遗忘,与社会脱轨。 ”

很多人习惯于将“胆小、自卑”和“社恐”联系起来。其实不然,胆小和自卑本身就不是同一频道的词。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胆小属于气质,难以更改,而自卑属于性格,可通过后天的努力改变。

我对“社恐”的理解是:担心自己说错话,或是引起别人反感,给别人增添烦恼。

我从来不觉得“社牛”有多好,“社恐”有多么不好。这两个词就是对某类人的概括,这两类人,只要掌握好力度,都可以称为高情商。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误会或矛盾,锅碗瓢盆放一起还得碰撞呢不是?我认为,人和人相处,就是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然后一起成长的过程。

一个外向,一个内向,那就外向的带带内向的,内向不是冷漠,他只是怕你不喜欢他;若两个都是外向,处好了皆大欢喜,处不好,那就要学会一个字“忍”;若两个都内向,那更好解决了,从开始就大有井水不犯河水之势,以后怎么相处,全靠缘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