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 | 碑灵麓山寺
下午四点多,麓山寺的沙弥关了正门,留下两头石象的偏门只许人出,不许再进。太阳再西沉半格木窗,院子里面就空了。山门后面的小水池里,几只金线龟聚在假山上,尽力伸扯着脑袋,探求穿透满山树木射进来的一点点斜阳。偶尔一只青蛙悄悄爬上来,“呱呱”两声,再跳入水中,引发“啵”的一声水响,在空空庭院中反复回响,终于寂静无声。
鲲鹏背着背包,一直在寺庙碑文回廊里转悠。
“施主,”灰布僧袍的小沙弥悄没声息地到了身后,“今日闭门了,施主请离开吧。”
“北海三绝碑何在?”鲲鹏行了个礼,问道。
“这个……”小沙弥一时无语。
“就是贵寺麓山寺碑。”鲲鹏说,“唐时李北海撰写的麓山寺碑。”
“哦,您说那块碑啊。”沙弥恍然大悟,“早就移到下面岳麓书院保护起来了。”停了一下又说,“怕是移下去都几百年了,您既知道此碑,难道不知道移碑吗?”
“我也是看了这拓本才知道,”鲲鹏指着碑文回廊里面封挂的拓本赝品,笑了笑,“原来只是欣赏书法,看到后来才知道这碑文就在这山中,岂能不亲眼看看?”
“施主今日只怕是看不到了。”沙弥抬头看看天,“您下得山去,书院也关门了。”
“小长老给个方便。”鲲鹏是那种穷究极思的人,既然被拓本撩发了兴趣,自然不愿意轻易放弃。他想了想,从背后包中掏了个塑料本本,递给沙弥,“您看看。”
“您居然有98年的居士证?”沙弥翻开那本塑料套已经起皮的证件,不禁赞叹。“那么年轻就拿到居士证,施主真是有缘人哪。”把证件还给鲲鹏,“您快些下山,赶在五点半前去书院,就说惠静师傅让您去的,别的都不说,应该能进去看看。不过您得快些了。”说完双手合十,行了一礼,自往别处巡查去了。
鲲鹏笑了笑,心中好不得意。想当年为了逃避天天爬山时的岳麓山门票,在麓山寺捐了个功业,换来这本居士证自标身份,没想到在现今早已免票的情况下,居然还起了作用。
其实就宗教信仰而言,鲲鹏更喜欢道教,特别是近来道教总会在微博上直斥前来闹事的佛教徒时的名言:“爱信信,不信滚,不要影响我飞升!”真是侧面反映了修道之人只在乎天人交流,度几于私,不争世名,不化愚人的高傲心结。真是深得我心啊。鲲鹏又笑了笑,对佛坛行了个礼,匆匆下山去了。
下山的石梯陡而急,两边树木葱茏,偶有山涧泉水叮咚,间或孤寂鸟声空响。体感舒适惬意,唯膝盖咔咔作响。也许,山雨快来了。鲲鹏转过身来,倒退着下山,果然舒服了很多,只是要扭着脖子看路,腿脚愉快了,肩颈却又闹了起来。终于还是老态了。鲲鹏叹了口气,这条山路,这三四十年来,不知道爬过多少次。嗯……也许只是跑急了点而已。
惠静师傅的名号果然有用。岳麓书院门口的工作人员看了一眼居士证,挥了挥手,门票都没要便让鲲鹏进去了,然后指了个方向,说:“你快些,我们也要清场了。”
麓山寺碑护碑亭在书院南侧,远远地就看到黄色寺庙式样碑亭的外墙与书院的灰墙碧瓦,竹林掩映的风格迥异。碑亭正中是一张朱红色铁栅栏门,一把大锁锁住了。鲲鹏借了傍晚霞光,睁大眼睛从栏杆里望过去,亭中一块巨大的青石碑静静伫立,高约三米,宽一米多,圆顶有阳文篆额"麓山寺碑"四字,清晰可见,下面大概二三十行,每行五十多字,行楷相间,笔画苍劲,跌宕起伏的字里行间,透露出几分潇洒倜傥。
鲲鹏惊叹字的优美,也不在乎石碑左下的大块缺失,虽隔着铁栏杆和一段距离,仗着视力尚可,揣摩着跟着碑上的文字诵读起来:“夫天之道也,东仁而首,西义而成,……”
夫天之道也,东仁而首,西义而成,故清泰所居,指于成事者已。地之德也,川浮而动,岳镇而安,故耆阇所临,取于安定者已。兹寺大枑,厥旨玄同,是以回向度门,于廓右,仰止净域,列乎岩巅。宝堂岌业于太虚,道树森梢于曾渚。无风而林壑肃穆,不月而相事澄明。化城未真,梵天犹俗。名称殆绝,地位尝高者,不其盛欤!
……
且犹归心净土,膜拜佛乘。摧乔慢之外幢,兴开示之真语。建谋群吏,乃命下寮。顾蚊山之易疲,叹龙宫之难纪。
唐·李邕 《麓山寺碑》
“果然好文,好字,好刻!”鲲鹏跌足而叹,不禁满心欢喜,转过身对在身边朗读完全碑文的老者一拱手,“谢谢老丈为我诵读全文,我看不全,也记不清,阁下诵读全文,再加上如此好字好工,果然不负‘北海三绝碑’的名头!”
老者一身葛衣,头戴青帽,眉目清瞿,下巴上几缕长须,随着说话轻轻舞动:“难得你如此喜欢,你倒说说,这字好在哪?”
“右军如龙,北海如象。”鲲鹏转过身去细看碑文,“李北海的字,胜在豪放,劲健,雄浑,厚实。字如其人,北海其人,必定是严肃老成,却又不拘泥于型格。”
“哦?”老者笑笑,“愿闻其详。”
“你看他的字态,都是左低右高,俯仰之间,势如扛鼎。笔力遒劲舒展,险峭俊朗,势如流星,充沛动感,绝无楷书的刻板。”鲲鹏右手提起来,照着碑文勾画,“此为豪放之势。”
“再看他的力道,真是力涌全篇,形近于楷而蕴行书笔意。阔笔坚挺,行而不虚,收笔处含蓄控制,气韵彰而不泄,余力持恒不绝。矩度森严,筋骨雄健,沉着飞动,此为劲健之力。”
老者默不作声,只是点点头。
鲲鹏激动之余,话不留停:“远观此碑文情貌,磅礴巍伟,气魄恢弘,运笔方圆交融,拙朴中透出苍健与凝重。骨气洞达,奕奕如有神力。此为雄浑之气。”
“近看体态特征,雍容豁达,端庄凝重却一点都不呆滞木讷。结字务求平衡而重心恒稳,用笔必贯韵蓄沉逸而尤能洒脱。以荒率为沉厚,以欹侧为端凝,北海所独。”鲲鹏沉了一下,“此厚实之韵。势,力,气,韵。一篇碑文千余字,画尽了李北海的型格。想来当年李邕只因为崔颢诗句浮华艳情,拒他千里之外。果然字如其人,北海真中正厚实之人也。”
麓山寺碑“北海如象……”老者轻轻地念着那几个字,忽然弯腰一拱手,“知我者,阁下也。未请教?”
鲲鹏看着阳光渐渐隐去,竹林青叶在微风中摇曳,四周开始黯淡下来,山中的清气一阵一阵袭来。老者的面容和身影时隐时现,心中一动,拱了拱手,“在下鲲鹏。”
“鲲鹏?鲲鹏……”老者迷惘了一阵,“倒是让我想起一个人来,老是爱把自己比作大鹏……老夫行此碑文于开元十八年(730年),那约莫就是十一年前了……”
“哦?”鲲鹏好奇起来,“开元七年,您在渝州(重庆)当刺史啊。”
“是啊……”老者回忆道,“当时也是来了个年轻人,狂得很,自诩文采比天高,却又不肯参加科举。我便当他崔颢之流,并未正眼看他,谁知他走的时候居然写诗骂我是俗人,呵呵……”
“那确实很狂啊,只不知道他的文采配不配得上?”鲲鹏隐隐地觉得兴奋,那盛唐啊,也许就在眼前。“可否听听他怎么写的?”
天色全暗了下来。书院的工作人员巡了过来,该是离开的时候了。
“该是离开的时候了。”老者身子渐渐隐去,“鲲鹏,鲲鹏……一日同风起……”
大鹏一日同风起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唐·李白 《上李邕》
附注:李邕,字泰和。曾任北海太守,故人称“李北海”。唐代书法家,中国书法史上可与王羲之比肩的行楷大家。世人赞“(王)右军如龙,(李)北海如象。”字如其人,刚正性烈,中唐风云人物。喜杜甫(写实),轻李白(浪漫),厌崔颢(浮艳)。
李邕对后世行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品流传不多,现存影响最大的是《李思训碑》和《麓山寺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