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系列:觉醒开悟的可能途径
【言词永远是传达真实情况的二手信息;言词存在理解误区】
作者 | 陈山水
1.通过专注式训练达到觉醒开悟:
通过一些专注训练感知的方法,达到入定入静等境界,如凝神丹田、专注呼吸……等专修方法,也包括日常专注某些事物,如专注写字、画画、跳舞……等也能进入特殊定境。定境有很多种,其中如果进入“无物无我”特殊虚无定境同时,在这个境界生起“我在哪”“我是什么”……等类似意念,同时体认这个实实在在能感受到的无形无相的“空无”就是我,退出定境时还能保持这个体认,有可能就是觉醒开悟了。
只是这个方式觉醒开悟几率很低,同时对于真我空性认知也容易误区。
2. 通过开放式感知训练达到觉醒:
举例:“动中禅”、开放式感知呼吸的方法、开放式感知身体各觉受的方法、开放式感知心念的方法、部分“无为法”……
开放眼睛耳朵等观感,因为对着环境使心念不断产生,同时能感知到心念变化,而不被心念带走。
难度大,多数人需要前期一些针对性训练。
真气运行法也有“有为转无为”的要求,不过大家对“无为法”的理解各有不同。
这里则认为只有证得本体、圆明之体才谈得上真无为、“为无为”……可能多数入静入定也是小我有为、一念代万念还是念、还是小我,也许是无为的前站需要。
紫阳真人张伯端:人能察心观性,则圆明之体自现,无为之用自成。
全然、全观、彻底的顺其自然
3.情绪式:
杰德麦肯纳:个人觉醒开悟是由极纯粹的情绪能量所驱动。此强度源於专注,而那种专注的情绪能量并不像爱,宁静或慈悲这质。它看起来像狂暴愤怒或……但要这样才管用。……革命须依靠此力量才能胜利,所以很少革命会成功。火箭一飞冲天不是靠唱诵或祷告,想要逃脱自我的重力,也需要强度相当的爆发力量。我们必须把平常分散於各处,用来驱动梦境状态角色的所有情绪能量集中,专注於单一焦点。结果不是全赢就是全输。
禅宗:大疑情,大疑大悟。
如果一个普通人,没有任何修炼理念,对生命的意义、生死……等有“不弄明白誓死不休”的气概,也容易觉醒开悟。
4.老师、导师、上师加持类:
有时老师作用确实非常重要,但不可盲目。
某些密宗修持阶段性需要则另说。
一个觉醒者身体周围可能存在一个意识场域,特殊时机时可引导学生证得本体。但也是学生自身修持为主。
只要你心里还有个“老师”需要依靠,你可能很难觉醒。
杰德麦肯纳:“如果《消费者报导》杂志要报导哪些灵修组织可以说到做到,你不认为第一个统计数字应该是成功率吗?比方说,随机挑选100个在5年前加入某组织的人,调查他们目前的状况,然后发现有31人在组织中晋升,27人离开,39人仍在组织中,但不是很投入,而剩下的三个则达到了‘恒久非二元觉知’。好,成功率是3%,这是个可供比较的数字,而你的组织就会抱个大鸭蛋,不是吗?不仅是100个人里面找不出一个,而是数十万,也许数百万人之中都没有。我说错了吗?”……我又造就了多少开悟者?答案是:从我开始教学以来,一年平均一两个,全部则大概有12个。这当然不能全算我的功劳,但宇宙在这些人旅程的关键阶段带他们找到我。
终系列:觉醒开悟的可能途径5.彻底奉献式:
把自己彻底奉献出去,奉献给某个信仰、某个老师、某个组织……以至于“无我的”做每件事。
难度大、误区多。不推荐。
6.引导类:
通过某断文字、或者某个人言语引导迅速体会无我及万物一体的感受,并承认下来。通常此类人感知力极其细腻敏锐。
举例:
2016开设的“终极快乐”课程上有两人通过言词引导就几分钟达到了无我万物合一的体会,只是当时没引导确认那个空是不是真我。
《六祖坛经》:忽见一客读《金刚经》,慧能一闻,心迷便悟。
7.其它类
……待继续补充
终系列:觉醒开悟的可能途径旁注:
《儒家内圣修持辑要》:认知本体是内圣修持的精髓。
王龙溪:
圣学主于见性,以无欲为静、性无尽故学亦无尽。 · · · · · · 圣人之心、肫肫恳恳,与世界相关,时时痛痒切身、一体故也。
欧阳德:
今世为学用功者,苟非得见真体,要皆助长。必不得已,不如万缘放下,顺缘顺应。
高攀龙:
学者以知至为悟,不悟不足以为学、故格物为要。
学者无穷工夫,心之一字乃大总括;心有无穷工夫、敬之一字乃大总括。主一之谓敬,无适之谓一、人心如何龍无适?故须穷理、识其本体。所以明道日:学者须先识仁,识得仁体,以诚鼓存之而已,故居敬穷理,只是一事。
李见罗:
王塘南先生云:圣贤千言万语、无非欲人识其性之本体,学问干头万绪,亦只求复其性之本体。斯言甚确。但性非情识之渭、喜怒哀乐随感随发、而此体凝然不动。
熊十力:
中国哲学有一特别精神,即其为学也,根本注重体认的方法。体认者,能觉人所觉,浑然一体而不可分,所谓内外、物我、一异,种种差别相都不可得。唯其如此,故在中国哲学中,无有像西洋形而上学以宇宙实体当作外界存在的物事而推穷之者。哲学家如欲实证真理,只有返诸自家固有的明觉(亦名为智),即此明觉之自明自了,浑然内外一如而无能所可分时,方是真理实现在前,方名实证,前所谓体认者即是此意。
由体认而得到真理,所以没有析别数量性质等等戏论。由此而中国哲人即于万象而一一皆见真理显现。易言之,即于万象而见于混全。所以有天地万物一体的境界,而无以物累心之患,无向外追求之苦。
终系列:觉醒开悟的可能途径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欢迎转载,请勿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