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文/钱宏
编者按:中国祝福世界:从文艺复兴以来,“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政治的归政治、商业的归商业、公益的归公益”,进入XJP新时代“社会的归社会,政府的归政府,人民的归人民,众生的归众生,荒野的归荒野,地球的归地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臻于“全球共生,永续和平”。
央视新闻客户端11月3日消息,11月2日,第72届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即“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会议闭幕,“不首先在外层空间放置武器”和“防止外层空间军备竞赛的进一步切实措施”两份决议,都写入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理念。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这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普遍期待,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体现出中国理念在国际上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在联合国议程越来越多得到反映,也展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2013年以来,XJP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从不同角度不下80次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名言警句不绝于耳,如“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政治新道路;“水涨荷花高”“独行快,众行远”“一棵树挡不住寒风”“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的经济新前景;“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命运与共、唇齿相依”的安全新局面;“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文明新气象。
特别是,在作为施救大报告核心内容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基本方略”的第“十三”条中,XJP指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態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笔者认为,这第十三条“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第九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两条紧密相连的思想方略。
也就是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Human destiny community)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Harmonious symbiosism between man and nature)思想的逻辑延伸和历史展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基础和本质属性。而生態文明是这一历史逻辑与哲学本质的文明承载形態。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物质变换”的思想,以及工商文明民族(主权)国家世界秩序条件下出现“双重断裂”的判断,因而需要实现“两大和解”即人与自然、人与本身和解的方略,到XJP“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意味着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先得实现超越现行民族(主权)国家世界秩序的“人与本身的和解”。
这是因为,今天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早已经意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当前国际形势基本特点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何如、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与此同时,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开始形成,并逐步获得国际共识。
全球正处于历史大变局前夜的八大征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于当今世界的意义:
1、 三大极限,铺奠共生。增长、对抗、施恶三大极限促成过去30年,至今后5-10年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主题,铺垫社会共生。
2、全球互联,荣损互赖。全球化、信息化、生態化催生世界各大国与战略集团相互合作、竞争、博弈、较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他、他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进一步显现。
3、对抗老路,同归于尽。伴随金融危机深化,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包括固有的民族、宗教、文化冲突,以及主权国家间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纷争可能突然激化,但又不可能回到军备竞赛的对抗老路而同归于尽。
4、垄断操纵,难以为继。随着同质化产能过剩与片面单调性需求矛盾和生产社会化、全球化与资源垄断、操纵矛盾加剧,世界经济必然进一步衰退,全球范围内两极分化加急,且几乎所有国家都将越来越穷,从而迫使各国政府按全生態法则处事。
5、美国对新兴大国尤其俄罗斯和中国的遏制政策,必将遭受困境而改弦更张;同时,新兴国家也必做出相应调整,共同超越对抗尤其军事对抗的思维。
6、现行工商文明(现代与后现代、姓资与姓社)的世界主流意识形態体系,亟待全面整合与超越——跃迁至生態文明与前生態社会的共生大成智慧。
7、体能转换,健简高尚。环境、气候、能源、核威、人口、新病毒、粮食危机与新技术、新传媒、新工艺将平抑奢侈浪费,流行健康、简约、高尚、可持续幸福而富有尊严的生活方式。
8、自组创新,全球共生。包括国家集团在内的利益共同体,将转换成各具特色的公民共生体——公民自主创新进一步促进全生態社会建设与世界共生场的诞生。
总之,大变局、大调整、大变革前夜亟需共生智慧引领向前。正如XJP所指出的:“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时代主题和世界潮流必将转换到人与自然界及人与本身的全球共生上来。这就是,从文艺复兴以来,“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政治的归政治、商业的归商业、公益的归公益”,进入XJP新时代“社会的归社会,政府的归政府,人民的归人民,众生的归众生,荒野的归荒野,地球的归地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臻于“全球共生,永续和平”。
2017年11月3-4日于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