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进化的两个原则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5123/e862e300b20094ee.jpg)
第一个原则:打磨行为
人是习惯的动物。
习惯就是某种固化了的行为。
人是靠习惯驱动的,没有习惯,一切都是扯淡。
如果说人是可以靠自觉、靠意志力、靠自控力行事的话,那么99%的人都成功了。
但是事实是,人是靠习惯驱动的,人是靠潜意识、下意识驱动的。
所以,如果想某个行为有效,你必须把这个行为变成习惯。
如何变成习惯?也很简单,就是持续去重复这个行为,每天都重复,不要想着什么21天,100天,最少持续一年。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
因此,你要在行为上下功夫,好好打磨自己的行为。
我有一个观点,就是你的高频行为必须是有效行为。
什么是高频行为?
就是你一天到晚做的最多的行为。
它是什么?
你好好想想,你的高频行为是什么?
是学习?是闲聊?是跟人扯淡?是生闷气?是忧虑?是读书?是锻炼身体?是表示赞赏?是葛优躺?……
你的高频行为决定你的人生成果。
这个道理闭着眼晴都知道属实。
你一天到晚做的那些事,当然决定你的成果了。
你经常去做的那个行为,你经常去重复的那个行为,将最终决定你的结果。
所以,你的高频行为是什么?
高频行为必须是有效行为。
什么是有效行为?
就是能导出你的目标、实现你的愿景的行为。
其实,说穿了,高频行为就是你的习惯。
你的习惯是什么?
最终陪伴你走下去的,一定是你的习惯。
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说明习惯的力量。
所以说,人生没有几个好习惯傍身,如何能行走江湖?
第二个原则:形成作品
人跟人之间到底比拼什么?
比拼辩才无碍,比拼才高八斗,比拼智慧如海,比拼力大如牛?
都搞错了。
人与人之间最终比拼的是,你到底有没有作品!
当然,这个作品不是文学作品,不是写东西(当然也包括这些),是说你的最终交付物。
如何评判一个画家很厉害?他最终要有那么几幅画流传于世,这个画就是他的作品。
如何评判一个作家很厉害?他最终有要几本书脍炙人口,这个书就是他的作品。
如何评判一个老师很厉害?他最终要桃李满天下,他的功成名就的学生们就是他的作品。
如何评判一个领导者很厉害?在他手下走出来很多领导者,这些领导者就是他的作品。
如何评判一个创业者很厉害?他最终要搞定至少一个公司或者一个产品,被他搞大搞强的公司或者产品就是他的作品。
王世邦留给世人的作品就是他的王老吉凉茶,李时珍留给世人的作品就是本草纲目,毛泽东留给世人的作品就是毛泽东思想……
罗永浩给到世人的作品暂时看是锤子手机,百度副总裁、营销类公众号“李叫兽”唯一作者李靖的作品暂时看就是他原创的百余篇高质量商业分析文,特劳特和他的搭档艾里斯给到世人的作品是《定位》,太阳马戏团给到世人的作品就是那些打动人心的世界级马戏作品。
最终,我们要形成什么东西?
我们的才华、智慧、思想、行动,最终要以一个什么样的载体、媒介呈现出来,这才是最关键的。
你不要说你牛,你先把你的作品拿出来我看看。
因此,我们要有作品意识,要有终局思维。
一点小分享,如果对你有点小启发,还请帮我顺手点个赞,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