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教师》札记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和感受
把学生当成我们的老师,通过改变自身去影响孩子。
比如尽量不要公开点名批评。孩子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尤其是在公开场合,表扬宜公开批评宜私下。
到了中学尤其是高中,甚至都不要轻易的表扬学生,而是分享学生的作品和成就。这就会化抽象为具体,受表扬的孩子知道自己应该强化哪些方面,其他孩子也能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这要比空泛的讲道理要实际有效得多。
提前预设
不要等孩子出了问题才去关注他,平时就要多关心并且知道如何真正的关心以及分配,同时关心要跟友善和原则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成人的权威,孩子就会追随你。
懂点管理的学问
班级管理或者叫学生管理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
我们每天要面对有关孩子的许许多多琐碎无序繁杂的问题:打架了,谈恋爱的了,考试不及格了……这么多问题都向我们呼啸而来。要学会进行分类,才能让我们从问题的繁杂中抽身而出——每一类问题都该有自己的解决方案。
找出对应的规律就相当于把不同的日常用品放在不同的格子里。
打个比方,一个有经验秩序感强的家庭主妇,会用盒子或木板分成许多格子,把不同东西放不同格子里,把相同东西放在同一格子里,还可以根据需要把大格子分成小格子,会把同样放上衣的大格子,再分成三个小格子分别放春秋、夏季、冬季衣服。这样每天起床的时候,就不会陷入因找各种不同内衣、外衣搭配的焦躁心情,穿衣出门速度也大大,生活就有了秩序感。
跳出局外,就会发现这些格子其实就是我们工作生活中的观念或概念,用这些概念来把控现实生活,把问题放在不同的观念里就能确定问题的不同性质,根据性质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有的放矢,分类施策。
有了这样的大前提之后,就可以把孩子的很多情况分为两个大格子,一个叫教育,一个要管理。像人格方面只能教育,而行为方面则适合用管理。
比如谈恋爱要用教育手段,宜疏不宜堵,不能单纯用管理的手段(恋爱行为可以进行管理)。
当我们教育学生的时候,我们的身份是老师,当我们管理学生的时候,身份是教导员和教练,类似于警察。根据问题性质的不同,老师经常要在不同的身份之间熟练的切换。比如学生打架了,既要管理也要教育——管理意味着要分清是非,分配好责任,进行相应处理,教育意味着要把打架这件事当成教育资源,建议训练学生理解和应对冲突的能力。
如果学生考试不及格,既不是教育问题,也不单是管理问题,而是教学问题,要搞清楚学生考不及格的原因是能力问题还是态度问题,是知识点有漏洞,还是学习动机降低了?
在管理中又分两个格子,一个叫规则,一个叫程序。
管理行为而不是管理学生。
思考问题既要全面又要抓住关键。
我们常见的错误是对人不对事。这一点可以说戳中了太多太多人的痛点。
往往我们责备人时是因为情绪最先涌现出来。但简单的发泄情绪并不能解决问题,还容易伤人自尊,制造双方的对抗。
明智的选择应该先检查程序,这样人就可以受到尊重,同时有没有纵容事情的继续恶化。
谅解与忽略
学会谅解和忽略,不再一味斤斤计较。
谅解是一个人强大的表现,强大的人总是宽容的,忽略和宽容会让人显得更有教养,因为我们需要把自己的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制定规则是为了给孩子检查自己的行为提供指导和参考,当违反规则行为发生时,应该与孩子一起讨论如何处理,帮着他们分析错误行为的动机和产生的后果,如果一味的过分强调处罚,会掩盖动机和态度方面问题。
以处罚为主的教育不利于孩子形成高尚的更具社会价值的道德水准,只会让其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Ycy389--031
《高手教师》摘录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