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智慧人生

2024-06-24  本文已影响0人  佛晓星辉

最近参加一个读书活动,学习《了凡四训》,到明天为止就有21天了,读了三遍《了凡四训》。通过读书,以及和老师及书友们的交流,学习到不少新知识,这确实是一本参透命运、把握命运和改变命运的人生智慧书。

本书作者介绍

袁了凡(1533-1606),初名袁表,后改名为袁黄,字庆远,又字坤仪,初号学海,后改了凡,后人常以其号了凡称之;江苏省吴江县人,是明朝神宗万历十四年进士,曾做过宝坻知县,对农业、历法、军事、音乐、勘探、星象、理数、佛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他是明朝时期重要的思想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知名的善书作者;以其作品《了凡四训》闻名于世。

主要内容

《了凡四训》分为四篇: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

《立命之学》,这一篇主要是讲述作者自己的经历。六祖慧能大师曾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安身立命,无非看自己存心何处而已,只要从内心去求福,没有感应不到的。所谓"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也如《诗经》所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改过之法》,改过者,要发三心——耻心、畏心、勇心。而人之过,有从事上、有从理上、有从心上改者,因付出的努力程度不同,得到的效果也不同。所以作者告诫我们,过由心造,也要从心地上来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不要让它再发芽,又何必一枝一枝地砍伐,一叶一叶地摘除呢?一定要从心上彻底地改过。

《积善之方》,善有真假、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之分,所以为善要明理,否则不仅无益,还可能造业。《易经》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虽然善行无穷,不能尽述,从本篇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这行善的十方中,我们不仅找到了为善的下手处,如果真能够由此十事而推广之,则万德可以具备矣。这十个因为积善而获得好报的故事,以及对善事进行分析而引出的七个经典故事,都发人深思。

也就是说,通过个人的努力可以改变命运,强调了积善改过对于改变命运的重要性。他认为,尽管人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但后天的努力同样至关重要。通过积累善行和不断反省改过,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谦德之效》,讲述的是谦虚这项美德的效用。懂得了"唯谦受福,恭敬顺承,小心谦畏,受侮不答,闻谤不辩,天地鬼神犹将佑之,无有不发者。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书经》曰:"满招损,谦受益。"也如《易经》所云:"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的道理。

了凡先生劝人要气虚意下,聚敛谦光,因为福有福始,祸有祸先,此心果谦,天必相之。所谓"凡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还以道者之口云:"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善事阴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无量……"

在篇末,作者再次谆谆教诲谦德之效验:"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这四个部分,其实都在讲修心而已。安身立命、改过修善很重要,而保持这种善根福德更重要,正如祖师大德说过"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一切恭敬,才能长久保持善根福德,所以从真实心中存有一份谦德尤为重要。

《了凡四训》是了凡先生写给儿子的毕生感悟与经验教训,是立身、处世、为学、修德、立业的经验总结,被后人誉为家教典范。这本书曾被曾国藩、胡适、稻盛和夫等人多次推崇。

《了凡四训》这本书,篇幅虽然短小,但寓理内涵深刻,兼融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确是一本饱含人生智慧的书,值得每一个人好好读一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