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黄蓝事件”后遗症

2018-01-12  本文已影响0人  秋韵儿

(一)

今早,朋友王晶打电话告诉我:“姐,我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我把那孩子劝退了,他父母把他带走了。”“哦,那好啊。我说了总会有办法的,不是吗?”“是的,谢谢姐。”

电话那端的她唉声叹气:“姐,你不晓得呢?最近幼儿园有几个幼师都辞职了,我现在经常失眠,头发都白了很多,梳头时还一把把掉,我真想把幼儿园转让算了。”

“我每天早晚都陪着笑脸在园门口迎来送往,听到最多的就是:‘今天在幼儿园老师对你好不好啊?’‘老师有没有骂你、打你啊?’‘老师给你吃饭了吗?’你说烦躁不烦躁?”从电话里我能感受到她的担忧和不快。

王晶2007年从某小学辞职回家,在市郊开办幼儿园,几年间幼教事业风生水起。“红黄蓝事件”曝光后,她烦恼的日子明显增加,每次见面,她总是蹙着眉头,多有抱怨,甚至哭泣,极少有开朗、快乐的表情,我们聚会时常常会被幼儿园的老师或家长的来电叫走。

元旦那天遇见她,她说被一个孩子的奶奶弄得焦头烂额,烦躁得要死,要我支招。看着她疲惫的神情,我详细问了情况,告诉她:“你必须把这种情况的严重性告诉孩子的父母,与他们好好沟通,让孩子跟父母在一起。要不然孩子会被奶奶宠坏去,你们幼儿园也会日夜不宁。”“那我明天去找他父母去。”

第二天王晶和老公专程开车去了百多公里外孩子父母工作的地方,把孩子的情况详细告知,并善意的提醒,如果孩子还是这样被奶奶惯着,对以后的成长会有影响。孩子父母看到她的诚意,随后请了假回来,观察了几天,昨天在幼儿园办了离园手续,带走了孩子。

王晶告诉我,孩子是去年国庆后进园的,其实孩子挺可爱的,白白胖胖,三岁多一点,因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孩子断奶后就开始由奶奶带养,被宠溺得太厉害了。常常不能独自好好吃饭和睡觉,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总是喜欢抢夺别人的玩具,抢不过就哭,是那种倒地耍泼的哭。

刚进园那周,孩子奶奶是全程陪同在教室,直到孩子午睡才回家一趟,吃完中饭又到幼儿园来陪孩子。老师们劝奶奶回家,但她不肯离开,看到她孙子吃饭不好,她就去喂,看到孙子哭,她就去抱,去哄。如果是别的孩子弄哭的,她就责怪老师甚至责骂其他孩子。她孙子看到奶奶在场,有时就更加不听老师指挥,有事就跑到奶奶面前耍泼哭闹。弄得当班老师神经紧张,教学秩序全被打乱。王晶反复多次与孩子奶奶沟通,她才稍有改变,站在教室窗口外看着。

去年十一月底“红黄蓝事件”曝光后,孩子奶奶马上要了班主任的微信,时不时打电话、发微信查询孩子情况,回应不及时还有意见。每天送孩子到幼儿园要观察个把小时,接孩子回家时要当着老师的面掀开孩子的衣服,看孩子是否有伤,有没有被老师和同学打骂等。

有天中午孩子睡觉尿床了,奶奶知道后就把当天当班老师和保育员大骂一顿,问为什么不帮她孙子把尿,说如果孩子感冒了,就要老师赔医药费,直到老师赔礼道歉才罢休。

从那以后,孩子奶奶经常要老师开视频,让她在家也能看到她孙子的一举一动,稍有不顺就投诉。当班老师个个被她弄得心力交瘁,要求换班,有一个做了多年的老师还因此辞职了。为此王晶苦口婆心,费尽心机也没能让孩子的奶奶有所改变,王晶苦恼异常,才有了“支招”一事。

(二)

为什么家长会对幼儿园老师们失去信任,变得诚惶诚恐?而老师们也被弄得忐忑不安、无可奈何?这些是否算“红黄蓝事件”后遗症?

医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后遗症”,意思说在病情基本好转后遗留下来的某种组织、器官的缺损或功能障碍。也可引申为处理某些复杂问题后遗留下来的没有完全处理好的一些后续问题。

一年遭蛇咬,十年怕井绳。家长们担心自家孩子受伤无可厚非,因为幼儿受伤事件在各媒体中屡有报道,真假难辨。万一那些事件发生在自家孩子身上呢?想想就后怕,所以才会不放心。

一粒老鼠屎打坏一锅汤。红黄蓝幼儿园的刘某虽然已被法律制裁,但她恶劣行径所造成的影响没随之消失。经各类媒体传播,触动所有家长的敏感神经,幼儿教育、幼儿安全这条链上的所有人都受到冲击,幼教工作者及幼儿园更是首当其冲。

王晶说自从“红黄蓝事件”后,各级主管部门的各项检查很频繁,幼师的资质和幼儿园的硬件软件要求更高、更严格。这些都好办,可以通过主观努力解决好。但家长无端的质疑和责难让她难以把控,幼儿园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辞职的幼师岗位又难以找人替补,因此她产生了转让幼儿园的想法。

(三)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了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为了消除大众被“红黄蓝事件”造成的心理阴影,避免“红黄蓝事件”重演,治愈其后遗症,我想这不是幼儿园和幼儿园的老师能做到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方能有所成效。

我告诉王晶,十九大已提出“教育强国”方针,国家已经看到了幼教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相信各级政府都会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一定会把幼儿教育事业列入议事日程;一定会大力发展幼教师资培训;改善和提高幼教工作者的待遇;提高幼教工作者的地位。也应该会关注到民办幼儿园师资流动性大、缺口大这个问题。相信假以时日,你面临的一些问题,随着政策的稳步推行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

同时我提醒王晶,一定要严格师资管理,加强幼儿教师准入资质审查,不要因缺人就降低招人门槛;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对新入职的年轻老师更应该加强他们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规范教育,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独身子女,遇到问题难免不会个人情绪化。要及时疏导幼师们的心理压力,引导他们讲操守、讲情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对“问题孩子”进行重点关怀,就孩子存在的缺点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取得家长的配合进行纠正。相信绝大多数家长都是通情达理的,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目标:“为孩子好”。

一席话让王晶稍有宽慰。她以后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吗?我不得而知。

(四)

很多问题的发生不是单方面的原因,就像令王晶头痛,令老师辞职的那个孩子。在这个孩子的身上,还有他奶奶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出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家长过分干预幼儿园的教学和管理,对幼儿园及幼师师的不信任也是矛盾的起因。

作为家长,你在关心孩子的同时,也请怀着一颗善良之心多体谅一下幼师们的不易,他们是无怨无悔为你孩子擦鼻涕、擦屎粑粑的人;你带一个孩子累得够呛,他(她)每天要管理比你多几十倍的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和学习,会容易吗?换位思考吧。早上带着孩子说一句“老师好”,放学跟着孩子一起道声“谢谢老师”。良言一句暖三冬,你们的一句暖心话,就是对幼师们最好的肯定和鼓励,也许你的孩子会得到更好的关爱呢。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孩子3岁和7岁的时候,是成长发育的两个重要关节点。作为家长,在孩子的眼里,你的一言一行都是他的模仿对象,你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们是最会学样照样的。在这个阶段,父母的道德准则、是非观念、生活习惯都会被孩子们内化为自己的言行标准。

年轻父母对孩子应该给予更多的陪伴和关心,不要把孩子全部托给爷爷奶奶们管教,隔代抚养最大的弊端就是宠溺骄纵,即使孩子错了,也舍不得打骂,容易造成孩子的骄横跋扈。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更好的与他人相处;培养他们懂礼貌、辩对错、明是非;不要对孩子过分溺爱,不能要啥有啥;富养孩子不错,但适当让孩子吃点苦、吃点亏,锻炼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也许对孩子成人后更有利。

(五)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成长教育关乎孩子的个体成长,关乎家庭、社会、甚至民族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行,则民族兴。幼教工作任重而道远,家庭、学校、社会齐心协力才是正道。

我希望“教育强国”梦能早日实现;希望所有“王晶”们不要因为一些人的误解而放弃你们的一腔热诚;希望家长和老师之间互相信任,多沟通交流;希望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在一个善良、诚信、友爱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