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嘉年华班锦鲤日更500字专题

“开放”的力量

2020-04-12  本文已影响0人  京伟经纬

文/京伟

告知或提出封闭式的问题,人们就不会去主动思考;提出开放式的问题,人们自然会思考。

01封闭式问题,封住思考力

教练提出封闭式的问题,例如:“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会导致对方产生自责心理,但是人们都是不愿意承认和面对自己错误的。

在《人性的弱点》这本书中,说到:批评不仅不会改变事实,反而会招致愤恨。

所以就会出现对提问者和问题的厌恶,这种情绪一旦出现,接下来的沟通,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因为在心理上,教练和对象已经是对立的两方。

那么,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就是教练一开始要注意,表达方式。要避免出现厌憎情绪,就一定不能在言语里,传达一种:你做错了,现在我要问责与你,的态度。

02开放式问题,打开创造力

而是要把错误说成机会,甚至,避开对方的错误,直接用好的结果,去引发他的思考。

例如:你认为,达成这个目标,我们需要怎么做呢?

因为按照通常的思路,对方会以为:我做错了事,教练一定会责备我,接下来我只要忍气吞声就好了。

但是,当他发现,教练并没有责备,而是向他提问一个别的,没有责备,语境平和的问题时,一个平等和谐温暖的对话环境,就在双方之间建立起来了。

在前面的章节中说过:平和的环境,人们会展现出真实的自己。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不会受到多少干扰,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03开放式问题要注意的细节

还要注意一点,在提出开放性问题时,有可能对方没有什么回应。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可能是提出的问题过于宽泛,对方不知道从何说起。这时候,可以适当聚焦某些细节,也就是把问题落地。

举个例子。公司的总经理给各主管开会,他问:“如何才能让公司变得更好?”

这个问题,就太宽泛了,因为影响公司变好得因素,太多了,让人从何说起。

如果他问:“三季度的KPI怎么才能达到95%以上?可以从哪些环节入手?”我想主管们肯定会踊跃回答的,这就是落地。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提出的问题,不是对方感兴趣的。

例如,教练提出:“我注意到你没有提到……这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或是“还有其他问题吗?”

答案通常是“没有”。

“还可能有些什么问题呢?”可用来引发更多的思考。这是因为人们会有固定的思维模式,会存在一些盲点。通过这句话,给予对方一点心理暗示,引导他思考探索。

良好的沟通,从提出开放式问题开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