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唤醒的童年
我的童年已尘封多年,今天,听到了同事们的童年,读到了丛老师的童年,我的童年仿佛一下子被唤醒了一般,一幅幅画面清晰在眼前,开始活灵活现。
割“炉草”
每到十一前后吧,高年级的孩子们便带上镰刀,开始了热闹非凡的“割草”大赛。我们排起长长的队伍,向着学校对面的山坡进军,漫山遍野全是人,我们挥舞着镰刀东一把西一把地割起来,根本不计较是什么草,只要够高度,又能割得动的,就都是我们镰刀下的“宝贝”。

当然,老师们是不用割草的,只管扯着嗓子指挥就行了,蒋老师喊道:“都分散开,分散开,保持距离,不许挨着!”王老师又补充道:“镰刀不要抡起来,割草时用点力气,小心别割到手!”
力气大的男生们不一会就割了一大捆,在我们女生面前奔来跑去做着鬼脸,我冲“班花”递了一个眼神,我们女生们一哄而上,抱起他们的草,天女散花一般扬开了,男生们你追我赶抢夺自己的“战果”,整个山坡上都回荡着欢声笑语。
大家都割不动了,老师宣布休息,说是休息,其实也不闲着,到处奔跑的,摘杏子的,割树条的,割艾蒿的,干什么的都有。于我而言割草是力气活,而“拧草绳”则是技术活,无论我如何卖力气也拧不到一起,经常急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该下山了,大家又一次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人都是满载而归,大捆的,小捆的,背着的,扛着的,抱着的,全都有,那场面甚是壮观,只可惜当时没有智能手机拍照,不然那将是多么珍贵的回忆呀!不过也幸好没有拍照的,不然我将是多么尴尬呀,因为我割的那一点点根本算不得是“捆”,准确的形容应该是“一缕草”,我只用一只胳膊便轻松抱起来了。每次到学校交工时,我都满脸通红,老师总是笑着对我说:“你这是割草吗?这是小燕儿衔来搭窝的吧!”
“炉草”堆到学校里,满院子都是,晒干后再重新打捆,这是冬天用来生炉子的“引火柴”。割草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这记忆关于勤劳,关于友谊,关于责任和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