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我的大学青春

你多久没有认识新朋友了?

2018-09-19  本文已影响107人  2021让我上岸叭

01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

好像除了工作的同事,以及寝室的几位室友以外,我们的社交圈子正在逐渐变小。

比起重新认识某个人,然后从头开始回答,类似你叫什么名字呀?哪里人啊?以及在哪里工作呀等问题。我们似乎更喜欢握着手机宅在家里,刷两集电视剧,看会朋友圈微博。

小时候那种随时随地交朋友,聊两句合得来就一起约时间玩耍的社交能力,正在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退化。

出门社交,就可能意味着面对大面积的尴尬。

两个小时的场景,可能有一个半小时是坐着各自低头玩手机,实在觉得不对劲的时候,再抬头互相笑一笑,抿一口桌前的咖啡,无奈地随口问两句。

然后,又各自低头刷起手机。

手机好像成了

我们最亲密的朋友

无可替代

02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愿意去认识新朋友,而是面对社交时,总显得力不从心。

就连自己每次跑去图书馆,都会特意买一些类似有助于提升社交能力的书,一心想让自己变成社交达人。

自己也知道,社交能力真的非常重要,多认识一些朋友,总归是有好处的。

然而,即使是社交在脑海里的地位如此之重要,当真正面对认识新朋友这个环节时,依然会不自觉地选择打退堂鼓。

前几日,跟大飞约在一家奶茶店聊天,原本以为就我跟大飞两个人。

于是兴致冲冲地跑过去,然而当我到达约定地点时,才发现,大飞已经跟另外两位我不认识的人,坐在楼梯拐角处的沙发上聊天呢。

我走了过去,大飞看到我后,立马站起来跟他的两位朋友介绍我。

那一刹那,我显得有点慌张,跟他们互相笑了笑,简单说了下自己的名字以及工作以后,便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滑屏解锁,打开微信想找人聊聊天。

比起同陌生人的尬聊,我似乎更擅长于在微信上跟不熟悉的人侃侃而谈,即使不知道回复什么,也能够随手扔表情包,毫无压力感。

如今正常的状态就是

老朋友渐行渐远

新朋友不曾来过

只想和自己独处

03

这段时间,见了身边几位工作了的朋友,他们纷纷向我表示,自从工作了以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交圈子也随之越来越窄。

除了同事以外,已经懒到没朋友了。

每天上完班都累死累活的,只想躲在家里葛优躺,刷两集电视剧。

周末好友约出门玩耍,接到电话第一句不是问时间地点,

而是说:有没有我不认识的人?有的话......我就不去啦,免得尴尬。

尴尬这个词,好像成了我们社交路上最常见的代名词。

朋友说,其实我们也想结交新朋友,知道自己不能总是如此封闭,但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意识到目前状态的不足,就是没办法提起对社交的兴趣。

比起社交,以及可能面对的尴尬,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吧。

一句怕尴尬

毁了多少出门的勇气

04

前一段时间,初中好友菲菲被家里人安排去相亲。

菲菲说自己一听到这个消息后,整个人瞬间感觉不好了。

那几天,她都愁眉不展。她告诉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倒不是从心底排斥相亲这件事,反而有时候也有点小冲动,想要交一个男朋友。

但是一想到要面对一个陌生人,然后回答一系列问题,从名字叫什么,到喜欢吃什么水果,再到家里人都是干嘛的,想想都累人,瞬间没了交朋友的欲望,觉得还是一个人孤独到老吧。

“比起面对面的尴尬,我更怕的是终于下定决心要去认识一个人,且付出行动后,到头来连朋友都做不成。”

菲菲一边喝着桌前的柠檬汁,一边无奈地摇头说话。

那一刻,我才发现,有时候我们之所以不愿社交,除了懒,除了害怕尴尬外,更多的是内心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

我们害怕自己

义无反顾的付出

最终可能面对

不欢而散的下场

05

其实,随着手机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它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最亲密的一位朋友。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朋友的途径,不再是通过现实生活,而是转向微信等各种聊天工具。

比起在现实世界认识朋友,网络上跟人聊天互相了解,好像成本更低。即使最终合不来,一个拉黑便了事。

或许正因为如此吧,我们开始对社交这件事越来越抵触与反感。一听到有陌生人的聚会,避之而不及。

其实,我一直觉得,懒于社交,虽然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对社交非常不敏感,甚至有点反感的人。

每每听到谁要向我介绍一位新朋友认识认识,我内心都会冒出些许劳累感,悄悄告诉自己,估计又是一场尬聊吧。

然而,人始终是一种群体性动物,一个人待太久,或者常年身边就那几个朋友,也是不行的呀。

因此,如果有机会认识新朋友,我还是希望你,能大胆地往前迈出一步。

虽不能保证这一步就能找到一辈子的朋友,但至少能让你在人生的某一个时间点上,生活的圈子多出另一张面孔。

认识新朋友,其实也并没有如你想象中的繁琐与累人,

一声问候

两句介绍

三段话语

便能开始成为朋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