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话术设计基础概念
查看完整系列文章点击这里:https://www.jianshu.com/p/43e93bfd0895
类似于UI设计,话术设计比较主观,我们在 2.1 对话角色设计 已经定义了产品角色,以此为基础设计话术。由于本身话术不能穷尽,因此这里会根据产品角色定义,给出话术设计的原则和实例说明。
基本概念
我们将对话中的内容分为 话术槽位 和 话术模板 两种,其中 话术槽位 是指话术中应该包含的基本元素,无论话术怎么撰写,都需要有对应元素,举例来说:
Q:放首歌
A:推荐你听,成都,来自赵雷
这里面的话术槽位是 {歌曲名称} 和 {歌手名称},和将这句话完整表达的其他辅助内容一起组成了话术模板。
我们继续将话术分为两类:基础话术 和 特殊话术,定义如下:
基础话术:符合主角色对话风格的话术,简练直接,不说废话,尽量做到最简
特殊话术:符合特殊需求的话术,一定包含话术槽位的内容,同时可以根据特殊需求背后的产品角色定义,撰写特殊的话术,发挥空间很大,适用于有特定角色定义的情况
话术槽位规范
话术槽位必须限定在可输出的结构化数据中(即预先设定好,能被系统理解的范围中),槽位包括有通配槽位(即可整个系统层面配置的,可修改内容,例如对用户的称呼 “你”,对自己的称呼 “我”),也可以有话术嵌套逻辑,将某个模板话术嵌套为一个槽位。
最好不要在槽位中写逻辑,这样会导致话术槽位过度设计,不好维护,如果有逻辑分支,逻辑处理最好放在对话逻辑内。
撰写话术流程
针对任务型对话和开放型对话,我们撰写话术的流程方法是不同的。
任务型对话话术撰写流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788006/4957660f40c7df93.png)
设计对话流程
我们可以像类似写剧本的形式,将用户常用的对话流程撰写出来,撰写的过程中除包含主对话流程,还需要考虑到各种意外分支流程,形成完备的对话流程图。
设计话术元素
话术元素是在特定回复中,必须 包含的信息,我们需要提炼出对话流程中,每个回复中必须包含的话术元素,以供后续撰写话术。
撰写话术
如上面概念所描述,话术包含基础话术和特殊话术,如果对于设备场景没有特殊需求,我们用通用的主角色为撰写原则,撰写最简练清晰的基础话术。如果设备场景有特殊需求,我们可以根据对应的产品角色撰写特殊话术。
开放型对话话术撰写流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788006/c4f71aa490e92489.png)
定义话术原则
根据所定义的产品角色性格,撰写具体对话细则,在撰写开放型对话细则时,我们应该遵守如下设定:
1. 开放型对话仅为辅助:由于人机对话主要是任务型对话系统,因此仅在特殊场景下才引入开放型对话,因此对开放型对话谨慎使用,仅作为任务型对话系统中的补充;
2. 不过多进行开放对话:由于NLU技术能力限制,开放型对话并不是基于对用户语义理解后的回复,因此不能引导用户进行过多开放型对话,每个回复都应该以不诱导用户回复为第一原则。
撰写话术流程
针对不同场景撰写话术的方式不尽相同,简单描述流程:
1. 按策略选取Query:常见的情况我们需要尽量对用户意图进行表达细分,针对每一类意图富集Query;
2. 每个Query都需要做泛化:每个Query都需要做尽可能的泛化,因此不需要重复撰写同类Query的回答;
3. 每个Answer都需要撰写不少于3个:每类Query都不能永远重复出现同一条回复,需要随机出现至少3条不同的回复话术。
查看完整系列文章点击这里:https://www.jianshu.com/p/43e93bfd0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