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瓜---做人没有苦涩可以吗?
“今天先记得听过人说这叫半生瓜,那意味着他的美年轻不会洞察吗?”呼应着第二句“大概今生有些事提早都不可以,明白其妙处”。
这首词借苦瓜写进世间百态,苦瓜的苦,从未变过,变了的是我们,是时间,是际遇,是已经悄悄爬上鬓角的白丝,年轻人永远无法体会老者的清心寡欲,也无法领会苦瓜里的那份禅意。
很多事情只有经历过后才懂,才会看得穿,放得下,看得透。年轻的时候,想要的很多,想做的也很多,我们一味追求“快”,忽略了生活中的那些细致的淡雅。时过境迁,才开始将脚步放慢下来,慢慢品味人生。才发现,很多东西虽然看起来很苦,但苦的背后,隐藏着另外一种无穷的回味,就像那杯浓茶,和那盘苦瓜。
苦瓜--陈奕迅“青春的快餐只要求快不理哪一家,哪有玩味的空档来欣赏细致淡雅。 到大悟大彻将虎咽的升华, 等消化学沏茶 , 至共你觉得苦也不太差 ”
年轻的时候,总是很急迫很功利,目的性极强地,要得到一个爱人、做成一件事业。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攫取的欲望那样强烈,使得我们无暇顾及生命里的那些风景,它们太细小太微不足道,于我们的目的无补,我们不关心。
而那些挫折,那些失败只会让我们恼火、愤怒,灰心丧气。年轻的时候,等不及太久的公交车,最愤怒火车晚点,我们总匆忙地从一个地点赶往另一个地点,自然受不了那些迟滞、失败和苦涩。
过去总是气恼事情做不好,翻来覆去,自己尽了莫大的努力,却老是做不出成绩。于是自己就很灰心,觉得人生无望,很受打击。然而多年过去,经历了更多风雨的你在深夜回忆旧日时光,那时的苦恼和不耐烦也早没了踪影,留下的只有曾经精力充沛奋斗的美好。
人活一世,苦是常态,直到现在面对着这盘苦瓜,才看的清当初我们讨厌吃的苦瓜,现在经历了世间的种种,看得清很多道理,苦瓜的苦与生活相比,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夹菜入喉,苦过后别有一番甘清,正如人生。
苦瓜因为有了先苦后甜的特点,而有了“苦尽甘来”的美好寓意,回望人生,其实就像苦瓜那样都是先苦后甜,生命的色彩在暮年灿烂;先苦后甜,是苦瓜的特点,亦代表着人生的一种境界,风吹雨打的生活,苦尽甘来懂人生。
苦瓜又称为半生瓜,半生瓜的意思是什么?
(1)我们认为能吃的或者好吃的苦瓜,都是处于苦瓜的“半生”状态,就是比涩好一点,比黄又早一点的半生状态,苦瓜熟透时就会变黄变干,不好吃。
(2)半生瓜更多的是指它的苦涩之感,小时候、年轻时,大多觉得苦涩难吃,但半生过后(或者不惑之年),经历的事情多了,便觉得苦瓜的苦涩也是一种经历磨练之后的甘苦,而这点苦也算不了什么,反而是苦带来的可能,是后来更多美好的回忆。平淡无味的人生,又怎么能体会到苦瓜带给我们的感悟—-做人怎么可以没有苦涩。
苦瓜起源于非洲,生命力顽强,到了十四世纪才引进南方,培育成现在人们吃的苦瓜。
苦瓜从结瓜到成熟的味道,未成熟的苦瓜脆且苦,成熟的苦瓜是软而甜。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说,苦瓜在幼年时味是苦的,是为了预防被动物吃掉,所以模仿毒素而形成苦味,万万没想到,聪明的苦瓜遇上了“狡诈”的人类,人在吃了未熟的苦瓜并没有中毒,反而挺好的,于是开启了吃苦瓜的新篇章。
喜欢受虐的人类发现苦瓜所带来的药用价值,在苦瓜未成熟时就摆上了人类的餐桌,所以我们在餐桌上经常食用苦瓜,采摘时候时青皮,果皮上“瘤状突起”饱满时便采收,其实并未成熟的苦瓜。
成熟的苦瓜是金黄色的,质感发软,而且是甜的,种子则是鲜艳红色,完全熟透的苦瓜会开口“炸裂”金黄色的果皮裂开,露出娇艳欲滴的种子,吸引哺乳动物和鸟类实用,完成传递基因的使命。
苦瓜苦瓜的先甜后苦是什么滋味?
不吃苦瓜的人永远都不知道苦瓜是何种滋味的苦,一般人只要有苦的准备,吃它的时候,第一口苦,第二三口就不在那么苦了。人生也是一样,只有领悟到他的苦楚,才能品味出它的甘甜。
细细品味,知道苦瓜原来在最苦的时候有一股淡淡的想起从苦中穿透出来,正如上好的茶,上好的酒,在舌头是苦的,到了喉咙才是一种持久的苦香。
苦瓜像尝尽百味饱经风霜的耄耄老年,在熙来攘往的尘世界里不急不躁,箪食瓢饮 ,在世俗的烟火中里度过粗茶淡饭的日子,清心寡欲,忘事忘俗。
古人称苦瓜为【不传已苦与他物】,与其他的菜同炒,不沾其苦味,所以苦瓜有「君子之德」被誉为「君子菜」,在古人看来,苦瓜还是具备儒家思想,用苦瓜做菜,口感是非常鲜明的。
有人说,人生就像是一个苦瓜,即使在水中泡着,在圣殿中供养,放入口中,苦味依然不减,这是人生苦的本质;苦瓜的苦不能用味道来形容,而是要用心体会,苦到心里来,苦到骨子去,就像美玉上的瑕疵,陶瓷上的裂纹,可翡翠有它才会变得价值连城,陶瓷有它才会变得独有韵味。
对待我们的生命和情爱,时刻准备受苦,不是期待苦瓜变甜,而是真正懂得那苦的滋味,才是有智慧的态度。
做人没苦涩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