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
在路上的时间多了,每一次遇见的人和事,总能给我不同的感觉。这窄窄的钢轨,狭小的车厢,拥挤的过道,嘈杂的环境……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心念比任何时候都清净,总想一气呵成的把它全部记录下来……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发现自己坐火车的次数越来越多,而且路程也在增加。以前总觉得坐车闷,烦躁。其实,静下心来我觉得坐火车的时光还挺悠哉的。什么事情都不用想,也不用管下一刻自己的工作计划,不用接麻烦的电话,坐在火车上就仿佛和谁都没有干系了。
窄窄的钢轨上,有一节车厢在慢悠慢悠的晃荡,守着车窗,看着远处逝去的风景和渐渐变暗的光线,我觉得所有的时间都属于我的,没人能占领它。戴上耳机,享受舒缓的音乐,空调吹风口干爽的凉风让人真的很舒服。即使上车时大包小包的行李让自己汗湿满衫,此刻我只觉得两只手的皮肤被勒过的痛觉。
归去天越来越暗,车速也越来越快……这列向北的铁家伙,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正在从湿热的岭南直奔向北方的塞外,可能它也想吹一吹来自漠北的凉风,又或许那里才是它真正的故乡。像久别重逢,如归心似箭,也像我一样,但又和我不同,这列车到达的地方没有我的家乡。我只是它乘载的一位普通的乘客而已,我喜欢在路上的感觉,可我又不想下车,我想跟着这窄窄的铁轨一起,我想看看它尽头的样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途其实就像一支游走在字里行间的铅笔,你用眼睛扫过的每一瞥目光,都能形成脑海中记忆的图文,让人若有所思,让人流连忘返,那真是精神上的享受。
回想以前,曾有幸乘车从羊城一路向着西北,过南蛮,跨潇湘,踏荆楚,闯秦川。也曾踩着千年的丝路起点,抚摸过大明宫的残砖断瓦,感受历史的脉络……第一次穿越黄土隧道真担心它没石头一样结实,景泰的石林,贺兰山顶上的积雪和苍老的古长城遥相辉映,也令我内心久久不能平复,车辆腾起的黄沙,仿佛让我看到了修筑古长城的兵役和喧嚣声。如今千百年过去了,昔人不在,长城也变得越来越苍老,越来越斑驳,总有一天它也会在这风蚀的环境下消失……可它不会像胡杨林,生而三千年不死,死后三千年不腐,化作木屑也要和寂寞的黄沙一同飞舞,一起守卫这神秘的异域。
归去异域神秘,总令人生畏。在楼兰的时候,就隔着玻璃,就几米的距离,可我始终不敢凑近了看一眼那具叫做楼兰美女千年的干尸,到现在我觉得有些遗憾,但是心里仍有种担忧……
这儿的风沙吹起来都带哨子,塞外的风的确有些野,如果到了晚上很是吓人。也正是这风造就了神奇的雅丹地貌,“魔鬼城”的名声也由此而来。
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我觉得这一点从风景上都能区分的一清二楚。南方山川秀丽,苗木青葱,甚至连雨水都连绵如画。而北方纵八百里秦川气势磅礴,荒凉戈壁,大漠孤烟。环境对人的影响确实也是最直接的。
眼睛一闭,再一睁,感觉有些困倦了。平躺下,让身体随着车轮在钢轨上有节奏的颠簸,这一刻让肌肉得到真正的放松。可能是地势原因,脑袋的朝向忽高忽低,血液一会受到压迫,一会又放松,找到了一丝童趣。突然想到高中地理课上的一个问题,在学地转偏向力这一节,就曾说过南北走向的铁轨会在偏向力的作用下左右磨损情况也会不同。仔细想一下,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真的很伟大,可能也来源于他们对于生活的仔细观察的态度吧。同样一个苹果,砸在牛顿的头上和我们的头上就不一样……提起牛顿,完了,我的伤心事,物理题……心碎。
归去现在我才发现,人各有所长,即使后天能够弥补,我觉得那也应该有优秀的基础。就好比一个理科生坐火车可能会想到加速度和相遇问题,而我确只能想到车轮远方的风景和旅途的故事。差距显而易见。
佛系三句话“算了吧”“没关系”“会过去的”,我觉得字字扎心,活脱脱的道出了我的心里话!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我特么好像就特别信命。并不是迷信,我觉得每个人一生的轨迹,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在冥冥之中被安排。不然为何有人生来为王,落草为寇?何来公平而言?
路在脚下,看你怎么走,但也要取决你的基础,有人已经输在起跑线,又如何去赢?
归去请问:路,怎么走?往哪里走?
我不清楚,我只是个过客,我要去的是路尽头一个春暖花开,山下湖岸边叫做红尘客栈的地方。
晚安,长路漫漫~~
愿,醒来又是一个晴天……
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