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父母故事(15)那些彼此的遗憾

2020-05-30  本文已影响0人  云淡风清澈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爸爸都在外地工作,妈妈一个人还要上班还要带两个娃,我是一直白天在太姥家,晚上回家的,姐姐就一直在奶奶家,直到她快要上小学。妈妈说,有一次她带姐姐去学校玩,有人逗姐姐,姐姐张嘴就骂人,妈妈呆住了。之后和奶奶交流,奶奶很开心表示,娃就是能干,和大人吵架也不会输。妈妈悲哀地认清一个事实:娃还是要自己带。

之后就有了我记忆中姐姐在灯下炕上桌子前写作业、我在旁边狂刷存在感捣乱的画面,也有了和姐姐“总在一起”的记忆。很多很多年以后,姐姐去一个班级听班会课,一个留守的孩子问她:校长,为什么我爸我妈不要我?是我做错了什么吗?姐姐半夜打给我电话:他问我,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我也一直这么问自己,我做错了什么吗,所以没在爸妈身边长大?所以一直以来,我都不敢不优秀,我怕如果我不够好,爸妈就不要我了……又过了很多年,爸妈给姐姐带二宝,爸妈发二宝的视频到家群里,姐说,真想回到小时候,像二宝那样,可以天天和爸妈在一起玩。妈说,你小时候没陪你长大,现在,在二宝身上弥补一些吧。


为了让姐姐不被她不上进的朋友们“带坏”,姐姐小学毕业后,妈妈把她送到县城里,全县最好的初中去,每周末才能回家一次,只能住一个晚上。我记得每周姐姐回来前妈妈的惦念,也记得每次姐姐要走时妈筹措生活费的焦虑。初中毕业时,姐想读高中考大学,但是妈担心她的头疼病,建议她考幼师再经由幼师保送大学。姐以文化课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幼师,三年里每次考试都以高出第二名几十分的成绩遥遥领先,毕业时如愿获得了保送资格。

当时有人劝妈妈:让她工作吧,可以分配到小学,每个月工资和你一样多,多好。上大学还得额外再花四年钱,又不知道以后还分配工作不。妈也犹豫过,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送姐姐上大学。

大学毕业时,姐姐研究生考试没通过,她想复习一年再考一年,她知道爸妈年纪大了,家里还要供我读大学经济不宽裕,没吱声。妈妈也知道姐姐书没念够,但是,真的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坚持劳苦几年,就也没出声。姐姐来了江南工作,妈妈像失了魂。在她那时的心里,一定是愧疚惦念自责担忧夹杂的,她对我说,我去把你姐姐接回来吧,那么远,天边了——什么我们都帮不上忙。之前记忆里的妈妈都是刚强的,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了她的软弱。

又过了很多年,姐姐北师大在职研究生毕业,姐发她的优秀毕业生奖状给我们看,妈哭了,说这么多年,愧对姐姐,没把她的书供到位。说自己就是读书没读够,却让姐姐也有了这个遗憾——现在,她自己弥补了。

我不知道,在爸妈的价值序列里把自己排在第几位,我知道,他们把“培养孩子”放在了第一位。那么多辛勤劳作的日日夜夜,支撑他们坚持下去的,可能就是“把孩子供出去”这个信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