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日记#027 没有量化的目标都是“梦”“想”
2021-02-16 本文已影响0人
磁石在提问
今日启发问题:“目标量化才好衡量,你是怎么量化自己目标的?”
<问题说明>
昨天提到了执行目标的内在动力是从痛点发出,借着不断追问为什么而发现痛点,从而发现真正的目标。今天对于目标进一步量化,可以参考OKR的框架来写出来。
OKR的O是Objective的缩写,指的是目标,定性描述方向;KR是Key Results的缩写,指的是关键结果,定量衡量目标。如果只是泛泛的说这个概念,还是比较难写下来,即使写下来也可能有出入,可以参考两个书写公式。
O=方向性动词+动作对象
比如降体重、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提升产品设计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写启发日记的习惯。
KR=时间节点+衡量维度+量词
比如3个月后体重降至120斤、2021年11月四级口语考试成绩达到A、2021年6月知群中国产品大赛获得最佳方案奖、4月这期课程学生完成作业率超过80%、3月10日-4月10日连续不间断每天写启发日记200字。
为什么举这么多例子,是因为实际的书写中,有些目标复杂是不容易量化的,需要多多练习。
磁石是这样量化自己目标的
先看看启发日记的日期,已经27天了。数字每天看得见,是一种更明显的激励。
磁石梳理了自己小阶段的OKR:
磁石在设定OKR的过程中发现,KR和O的对应是有一定的主观性的。比如我的KR里,训练营可以设定一期,也可以设定两期,一期为7天,也可以设定为14天,5人达标,也可以改成10人达标。
这个要看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了就要努力达成,后面也是可以不断迭代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