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五大心理营养
在心理学界,心理营养这个词,是由马来西亚的林文采博士在2008年经由上万个个案的家庭实例、实践验证有效的结果而提出的。
那心理营养是指什么呢?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可是我们可能不知道,就像孩子身体成长、生命的延续需要空气、水、食物一样,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要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心里建设,还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如果幼年时,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心理营养,那在其后一生中都会不断寻觅,并因此引发各种状况,直到找到曾经缺失的心理营养。
那这种心理营养怎么能传递给孩子呢?就是与孩子的情感链接。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从出生时剪断脐带的那一刻起,就独立而完整的拥有了自己的身体,这意味着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无法把你的身体的全部感受比如疼痛通过电缆、光纤或其他任何方式传递给他人,让他人也能感受到你疼痛的性质和强度。所以,虽然独立拥有自己的身体是一件无与伦比的杰作,但也要付出承受孤独的代价 ,好在造物主用另一个链接来加以弥补,这个链接还非常强大,那就是情感。
你的身体的疼痛确实引不起我的身体的疼痛,但可以引起我的“心痛”。我们都曾经体验过心痛过我们爱着的人的所有的痛。尤其是我们深爱着的孩子,有些时候,甚至比痛的当事人还要痛。那这种心痛的感觉,就是情感的通道制造出来的。
那我们今天所分享的心理营养就是要和孩子建立这种情感的通道的。那建立这种情感链接的通道,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也是有它的内在运行机制的,就是通过人类天然具有的认同机制发挥作用。
这里有一个心理学的概念,那就是“认同机制”,心理学家把孩子对成人个性品质的效仿称为认同。孩子是通过认同机制来构建他的内心世界的。那我们今天分享的主题心理营养就是遵循内在运行机制和这样的规律来给到孩子的。
第一个心理营养:无条件的接纳
6个月前的婴儿还没有萌发自我意识,婴儿在一岁左右显示出主体我的认知(能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会说端端怎么样),
约在两岁前后,显示出客体我的认知(能用你我他称呼自己和他人,知道用我这个词来代表自己)
特别是孩子在0~6个月,刚出生不久,还没有萌发自我意识,认为妈妈和我是一体的。处于全能自恋阶段,这个阶段是每个人在婴儿早期都具备的心理,即,婴儿觉得我是无所不能的,我一动念头,和我完全浑然一体的世界(其实是妈妈或其他养育者)就会按照我的意愿来运转。即认为所有事情都能够实现、所有需要都能被满足。
那么在这个阶段,作为主要抚育者,也就是妈妈要如何做,做的过程中给孩子怎样的感觉是至关重要的,奠定了孩子一生的人格底色。著名的英国精神分析家温尼科特说:“婴儿仰望他的母亲,在母亲的眼中看到自己。”也就是你给孩子他自己是怎样的这样一种感觉,孩子就认为自己是什么样。
婴儿的身体和母亲永久的分开了,看起来是那么的无能、无助、无力,甚至翻个身都需要别人来帮忙,有任何需求都只能用哭来表达。
分三个层面:
宏观层面,以母亲的情绪和细心照顾为标志,比如对在学会语言之前,孩子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哭,那妈妈在情绪稳定的情况下才能够做出及时恰当回应。也就是能从哭声里,分辨出孩子哭的原因是饿了(想吃奶了),还是想睡觉了,还是身体哪儿不舒服(拉了,尿了),还是心理不适,还是感到无聊。从而让孩子感受到,无论我怎么样,你就是能够尽你所能的来满足我,爱我。
微观层面:也就是母婴间分分秒秒的互动,比如手指触碰、言语表达、亲吻、凝视、表情等,这是具有挑战性的一层,是真正体现母亲养育方式的核心环节。
神经心理学层面:在该层面,婴儿受到养育方式影响了其神经递质的建立和压力激素的反应,这些再反过来影响其调节情绪的能力。
但若这些需要无法得到监护者的准确照顾,婴儿会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并会演化成一种心理缺失,从而致使其在今后的生活中再次追求回到“全能自恋”的状态。严重的,就成了成年巨婴,成年巨婴心理其实是一种心理病态,是由于在幼儿阶段缺乏正确照顾而导致的心理缺失。
缺的轻的,现实层面啃老族。还有以自我为中心,这将导致在生活中总是把别人当自己,总是想满足我说了算,满足我的想说,满足我舒服,导致在人际交往中总是给不到别人应有的尊重,那么人际关系就会不良
举个例子,这种微观层面的互动多么重要:婴儿的录像,
美国心理学家报告了一项源于1964年的关于纵向母婴研究的结果,追踪研究76个婴儿,从出生直到30岁,研究人的心理跨越不同生命阶段的内部迁移。这个研究有一个叫琼的患自闭症的3岁女孩,研究人员为了找到治疗的切入点,从孩子的父母那里要来了她早年生活的家庭录像,在经过反复观看之后,发现了一个细节:
当琼四个月大的时候,母亲把她抱在肩上,她们的目光跨过操场看向正在拍摄的父亲。母亲用鼻子蹭着琼,孩子开始流口水并微笑,然后将目光转向母亲,就在同一瞬间母亲却看向了别处,她们的眼神不曾相遇。孩子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目光变得呆滞,脸上没有了表情。类似事件重复发生了多次。
当然不能说这是造成琼的自闭症的唯一原因,但这种微观层面的眼神的错失,肯定会给孩子投下阴影,孩子会因为无法感受到与母亲的情感链接而陷入沮丧之中。孩子内心可能会有绝望和悲伤,好像一个生命的灵魂之火花刚开始在眼睛中闪烁,没有遇到回应后就此黯然熄灭。如此一点点的积累下来,就有可能造成孩子以后某种严重的心理障碍。
当然,孩子的成长不可能一帆风顺,甚至在婴儿期,都会面临母亲照顾上的一些微小的疏忽,这些疏忽,一方面会让孩子感到受挫,但同时也有助于孩子自我功能的发展。但如果挫折过于强烈,孩子的心理发展就会停滞,陷入退缩当中。
第二个心理营养: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这些也需要通过以上的三个层次给予。可是如果这时妈妈的情绪不稳定、心情不好,甚至父母经常吵架,两个人的精力耗尽,没法给到孩子照顾,没法办法给到孩子在你心里我最重要的情感链接,那么就会寻找其他的替代者。
重要他人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指的是在孩子心理人格形成及社会化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人。这个人的养育态度及行为举止,将对孩子的成长形成决定性影响。这个人由孩子自己挑选,最初最本能的选择当然是爸爸妈妈,如果爸爸妈妈不行,他可能就会选择祖父母、老师或其他长辈。
:带这个期待一直寻找,希望有人能把自己看成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任性、作,妈妈和我掉到水里先就谁的问题。我家端端就曾经问我:我无论长什么样,你都爱我吗?你怎么问这个问题,因为有时候你批评我。
第三个心理营养:安全感
所谓的安全感是指孩子相信自己,他知道,自己在面对各种困难、问题时是安全的,可以从困难和问题中走出去。
那么这种安全感,来自于哪里呢?首要的两点就是妈妈的情绪稳定,妈妈的安全感,以及良好的夫妻关系。这样就相对来说能够合理的安排和组织好孩子生活环境,让孩子能够感觉到周围环境的规律性以及环境变化的可预测性。而不是狗一阵猫一阵,一个有良好安全感的妈妈绝不会走在大街上,随时会担心天塌地陷,而一个刚刚从地震中逃生的人,却会觉得任何地面都有危险。孩子这儿不能去,那儿不能摸,这事不能做,那个不能碰。随时会觉得孩子会出安全问题,会人际关系应对不良或者会能力不够,这样就把妈妈自己的内心的不安全感和无助恐惧感,经过伪装后变成孩子现实层面的不安全和需要帮助,她需要过度警觉才能保护孩子。经过投射性认同机制,孩子认同了母亲的认知,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是令人恐惧和担心的,到处潜藏着危险和无法预料不好的事情。多疑
那么在日常琐碎的生活中,除了以上几点,培养安全感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让孩子在生活里,多为自己做主、做事情。比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收拾书包……任何孩子都可以自己做出选择的,孩子可以做的,都让他充分动手尝试,每一个环节、每一次过程都能为他增加一分安全感,累积一点自信。
所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可以放手让孩子为自己做事情、不要催促孩子,不要计较结果如何,让他失败、累积经验、获得自信。如果反过来,父母过度替代,为他做这做那,孩子就容易没有安全感,即使父母关系好,爸爸妈妈对他也不错,但什么都不让他尝试,他对自己就会怀疑,“一旦没有你的时候,我是不是就不行了?”
过度保护,其实是在给安全感减分。
这里再给大家举个例子,还是在美国那项历史三十年的研究中,有一个男孩子回顾他的童年:我最早的记忆是去广场玩,广场离我家很近,滑梯、沙堆、还有很多孩子,但那天我找不到母亲了,惊慌失措。那是我三岁的时候,我转来转去,四处寻找,越来越害怕,然后我突然看见了她。那个瞬间我有一种巨大的如释重负的感觉。接着他把我抱起来 也,拥抱我,整件事就结束了。
可以想见,如果这个男孩在那一刻见不到母亲,他就会一直被巨大的恐惧包围着,如果母亲对孩子内心这种强烈的恐惧完全没有觉察,或漠然视之,这种恐惧就有可能作为他内心的一种核心情感延续下来,影响到他对知识的探索,及后来人际关系的发展。
还有一个心理发育水平比较好女孩,在受访时说,她之所以对自己和身边一切充满乐观和自信,是因为从小母亲给予他足够的陪伴和支持,那时我知道事情总会好起来的,每当我需要她时,她一定会在。
第四个心理营养:肯定、赞美、认同
心理学家把孩子对成人个性品质的效仿称为认同。
认同所产生的效仿和模仿不同。产生认同的基础是孩子知觉到自己和认同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和一致性,这是人类的天然需要。认同带给孩子归属感和成就感,认同使孩子获得榜样的力量和发展的动力,认同对孩子的性别意识和道德意识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3岁左右,“我”的意识的萌发更充分了,是形成“我是……”的重要阶段,也就是形成对自己的评价的重要阶段,“我认为我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认为自己是好的,还是坏的。
那么在生活里,给到充分肯定、赞美,那么孩子就有高的自我价值感,相反如果打击批评指责,就会形成孩子的低自我价值感,
如果想要拥有一个高价值感的孩子,那么尤其是在孩子3~6岁这个阶段,要多多的给孩子肯定赞美认同 。
在安全感的给予方面,妈妈比爸爸重要,那么在肯定、赞美和认同这个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过妈妈。
因为一个孩子,通常容易对拥有什么样特质的人产生认同呢?认同的对象通常具有较高的地位、具有权威、有较强的能力的,或健壮、聪明或漂亮的。而爸爸相较于妈妈更有权威性、身体也更强壮,力量感强。
所以如果,爸爸愿意认真的对孩子说:“孩子,我很喜欢你,我非常高兴你是我的孩子。这句话孩子会记得一生,并开心一辈子。”
如果爸爸愿意去欣赏孩子并且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出来:你很棒,爸爸好爱你。他会很容易认同爸爸的看法,认为自己真的很棒,从而产生源自内心的自信,并认为自己是个很有价值的人。然后有信心去面对他的人生,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难题。
请爸爸一定不要吝啬你对孩子肯定、赞美 ,愿意肯定孩子,赞美孩子,性别认同
第五个心理营养:学习、认知、模范
6~7岁的孩子,特别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学习、认知、模范
这个时期,要有一个人能做孩子的模范,以解决这些问题:当碰到麻烦时,我怎么办?如果心情不好啊,我该怎么处理?与别人意见不同,我该怎么办?与同学起了争执,有了矛盾,我要怎么办?
这时孩子要通过榜样示范,认同模仿,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处理她生活中的问题遇到的种种问题。
对孩子来说,自然的就是主要养育人,父母,当生活中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爸爸妈妈是用什么态度来面对问题的?是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的?将来这就是孩子走向社会后处理问题的示范和模板。
刚出生不久,有人无条件的接纳,让他认为自己最重要,接下来安全感让他能够独立,然后是得到足够的肯定,赞美、认同,等到六七岁,有学习认知的模范。
如果孩子能够拥有这些心理营养,那么生命的五大天性便会自然得以生长,他们是链接、爱的能力、独立自主、安全感、价值感,他们犹如生命五大金花,在人生中悄然绽放。
拥有了这五大心理营养,等孩子长大,自然能够自己去选择,去学习其他生活中所需要的能力和技能。
总之未来所有学习的基础,决定于七岁前有没有得到足够的心理营养,如果有,孩子自然会有生命力去探索,去学习新东西。如果没有,他就会耗费大量的生命能量,寻找曾经未被满足的,缺失的那部分心理营养。
比如过于渴望他人的肯定、赞美、认同,而不能展现那个阶段最好的生命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