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工智能时代,你为你的孩子准备了什么样的未来?
1.
四岁的女儿小z,前几天从学校拿回来如下的练习,让她依据逻辑,圈出下一个要出现的图形是什么:
小Z的“模式识别”答案四道题做对了三道,以她的年龄,应该是很不错的“成绩”了,我也挺高兴。联想到最近被热炒的AlphaGo和柯洁的世纪之战所引发的AI讨论,我还是心里默默想了一下——将来的这项工作,AI应该可以代劳了吧…
6月5日,世界最著名的发明家和创业者埃龙马斯克在自己发布的Twitter消息中宣称,虽然之前专家预测人工智能将在2060年击败人类,他自己的预测还要“悲观”得多——不用等到2060年,2030到2040年就差不多了,因为AI的发展应该用指数而非线性计算。
在国内这几天热闹的是高考,就连这个,人工智能也来凑了一把热闹:今年,学霸君推出的升级版机器Aidam在数学考试中拿下了134的高分,而且——重点来了,仅仅用了9分47秒的时间。而其它走马上阵的机器人,表现也同样可圈可点。
仔细想想,一个以小时计算的数学考试,AI却只需要以分钟记,这里面的时间鸿沟,是无论如何作为人类也无法跨越的。
2.
老哥在朋友圈里说,无论人们如何诟病,不可否认的是,高考时决定孩子命运且到目前为止相对公平的一条路径。
也许。
但若想在未来回答这个问题,你需要先告诉我:怎么定义公平? 这场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的竞争,又怎样才能算公平?
人与机器的对决,怎么调整“公平”的定义?自负的少年“大棋渣”柯洁,即使再怎样天纵英才与坚持不懈,他用心观摩训练过的围棋棋局不过以万计。而他的对手AlphaGo, 受过的训练量又何止以百万计?我们人类最引以为自豪的学习能力,仍然会受我们自己的体力智力精力能力的限制,而什么在限制人工智能呢?我们知道,它们可以一直运转,永不疲倦。
人工智能学习的边界到底在哪?我们人类自己可能也不知道这个答案。
3.
德州著名烤肉店Rudy’s的伙计T恤背后有一句话:人类费了这么大劲儿爬到食物链顶端,可不是为了吃素的。
“是为了吃烤肉的...”这样就奇了怪了,人类费了这么大劲儿爬到食物链顶端,也不是求着让人工智能取代的吧。人类进化的方向,不应该是让自己的族群越来越牢固地统治这个世界吗?
令人迷惑的是,飞速崛起的人工智能,仿佛并无法代表更大群体的利益和福祉。
那就只有两种可能了,一种是:人类已经无法阻止人工智能了。
我们以为人类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但其实自己不过是历史进程中的小小一环,无论人类多么不愿意,这个行为本身多么反熵,但它发展就这样发展了,拦也拦不住。
另一种就稍微阴谋论一点了,因为控制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根本不在乎人工智能是不是可以控制大多数人类,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有信心stay above(凌驾于之上)。
这样走下去的“结局”,当人类的“工作”真的渐渐被AI所取代的时候,就被“解放”出来了。“解放”后去干什么呢?如果“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米虫式生活变得so easy,我们还会放下身段苦苦追寻生活的意义吗?如果我们承认,为了享受而活着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们还怎么说服自己,享受不是生命的唯一一种形态?可能我们并不需要经典小说《美丽新世界》里让人欲仙欲死的“嗦麻”,只需要人工智能帮助我们退化就够了。
《女王的教室》里的“另类”灌输4.
幸好,人生而为人——目前世界的统治者,还不是那么容易代替的。
虽然AI在高考中磨练得越来越有学霸气质了,地球上也已经没有下的过它的围棋手,甚至它也在悄悄侵蚀人类引以为豪的一块“净土”——艺术,比如作曲和写诗。
微软的小冰写出来的诗,读起来非常有“想象力”,有很多人喜欢,几可乱真了。
小冰已经可以“出书”了用诗歌作为起点,不可谓不“聪明”。因为诗歌是所有文体中限制最小和自由度最高的一个,况且无数次的排列组合在人为挑选下,展示的应该都是一些看上去大体符合人类的习惯的“作品”。
那么为什么我们还未宣称,AI已经在诗歌领域这个山头也插上了一枚红旗呢?澎湃新闻网的一篇文章让人深思,它说:无论小冰的创作水平如何,它所缺乏的,是创作的理由。
人要表达意义和情绪,诗歌是媒介,别的艺术形式也是,而小冰,它其实只是在勤奋地依照指令进行计算,并不真正有任何需要表达的东西。
人类的创造力,仍然会帮助越来越多的领域指令化,用机器来模拟人类的日常行为,但在“意义”上的层面去模拟,很难。
小z的逻辑题,得出正确的答案本身,有任何意义么?没有。但她仍然还是要通过完成这些,让自己在观察和思维能力上成长,所有的这一切,指向她这条刚刚开启的终身学习的路径。而对AI来说,它已经自作聪明地做完等待奖赏和下一条指令了,为什么要做呢?它并没有这个答案。
这个答案,你是否为你的孩子准备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