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阻止的赴日旅游热的背后,“文化寻根”才是我们无法弥补的

2016-10-26  本文已影响0人  迟到的夏天

最近,《日本有个城市叫洛阳》这篇文章受到许多订阅号的关注推荐给读者。这篇文章介绍了日本京都洛阳,曾经是日本的首都,它不但名字抄袭了洛阳,城市格局、风景颇有千年前的洛阳遗风,古色古香,建筑与美景融合,甚至让我这个根正苗红的中国人羞愧,也让我对这个美好的地方产生了一丝向往和期待。而正是这些文化的触动,也让我看到了赴日旅游热背后的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在国内各个城市争相除旧换新,向西式文化、现代化、钢筋水泥看齐的今天,有这样一个城市,保留了一个千年古都的旧模样,帮你拂去内心的浮躁,带着你对文化的向往,让你一步步走近,我想,恐怕这才是日本旅游兴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与其作为看客在网上骂国人出去旅游是卖国,不如反思下我们自己又保留了什么真正具有文化感的东西,自己有没有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财富发挥到极致。

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一个人的文化需求是归属感的需求,是处于小康阶段即可产生的需求。当一个人在解决温饱之后,他会对自己的过去、未来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就产生了“文化寻根”这一旅游现象,甚至很多人跑去寺庙读经问佛,只为给自己寻找一个可以让心灵栖居的地方。而现在正在90后群体中兴盛起来的汉服文化,也正是现代人对文化寻根的非常明显的表现。这足以说明,我们不仅仅对时尚和科技感兴趣,更对与民族之根、文化之根相关的源远流长的东西感兴趣。而这些,也正是吸引我们从繁华的都市到边远小城,追寻一种文化的、内心的、骨子里的东西的地方。

当然,我们国内并不是没有这样的文化旅游景点。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我们有很多历史的人文的文化景点:周庄的水乡,福建的客家土楼,少林的十八般武艺,道家的天人合一等等,这些都是吸引我们前往的地方。我们想要看的是传统家文化的传承,是对旧时代慢生活背景下人们的一种怡然自得、悠然见南山的体验。因为看到这些,享受到这些,可以帮助我们从自身的樊笼中跳出,寻得一种心灵的自在和解脱。看到文化之根的繁荣,会让我们更加拥有文化的自信和力量。

而旅游的目的地本身是不确定的,去过国内的名山大川和再去国外的著名文化景点并没有什么冲突。但是,我们很多时候也仅仅只是保留了一些古建筑,或者复建了一些古建筑,而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建筑和人文的关系,却是我们甚少考虑的。也正是因为我们缺少对美的极致追求,缺少对天人合一境界的深刻理解和挖掘,我们继承了很多古老破旧的东西,却无法让他们再次焕发生机,无法重现他们的旧日美景。

但是,日本的某些地方做到了。从奈良古都的寺庙,到日本洛阳城的持久打造,每一个细节,每一方场景,都可见日本人对文化的崇拜和坚持。

我有好几个年轻的朋友,先后赴日旅游,她们并不买马桶、高压锅这些媒体热炒的东西,但是她们对日本所表现出来的东方文化气质吸引,对那里的的风景和人文更感兴趣。在她们的照片里,你看到的不是熙熙攘攘的购物人群,而是满目芳华,让心灵放松又愉悦的美景。

我常常在想,是什么让日本在经济发达的情况下,还能保持这么多原汁原味的文化,包括自己的和外来的东西。是他们人口密度比我们小吗?是他们的城市比我们的大吗?并不见得。日本京都曾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作为日本的古都,人口与国内一线城市齐肩,却仍然能有文化的东西吸引全世界热爱东方文化的人们前往。这是一种对文化的坚守和自信,更是一种远见卓识。

   我想我们现在的大城市也并非没有城市规划,只是,我们都在忙着建经济区,忙着以高楼将城市占满,忙着向那些显而易见的利益看齐,而对于整体规划,全面发展,深层布局,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这些却是不屑一顾。

我们总以为老祖宗的东西都过时了,不值钱了,直到别人把我们以为过时的东西拾起来,以另一种美的形式呈现,打动了我们的文化归属感上的某根弦,以高价消费的方式相邀,我们才意识到我们失去了什么,错过了什么。

我们所呼唤的,所坚持的,往往正是我们缺少的东西。而面对民众对“文化寻根”的喜爱,你会选择与其对立,斥责其忘本,还是反思、改进我们自身拥有的东西,这将决定了未来这种赴日旅游热将会持续多久。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世界,在这一事件中,我想,也不例外。

2016-09-28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