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白卷书生”最后怎么样了?
写这个标题,抱着对学子负责的态度,我对“白卷书生”进行了再次考证。下面列举4位比较有代表性的“白卷书生”作以说明。
第一位:张铁生。1973年6月,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张铁在插队五年后,以生产队小队长的身份,被推荐参加考大学的统一文化考试。张自知数理化成绩不好,就在试卷背面写了"给尊敬领导的一封信"。后来在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毛远新的指示下,《辽宁日报》对其信件进行了发表,并在编者按中说:张铁生对“物理化学这门课的考试,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大学的招生路线,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随后《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转载了这封信。自此,张铁生这个名字便在全国火了,张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文革时期,这种公然挑衅的教育体制的方式,竟然也成就了张铁生,以“白卷书生”的头衔让他破格入党,成为人大常委,但在“四人帮”倒台后,他也很快沦为阶下囚。他用15年的牢狱之灾为他的政治投机埋单。虽然张铁生出狱后,赶上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成为亿万富翁,但是也无法掩盖曾经莽撞与无知。
第二位:徐孟南。2008年,19岁的安徽考生徐孟南第一次参加高考,但是他并没有在考卷上填写正确答案,而是写了满篇自己的“教育宣言”,最终一共考了100多分。这位以韩寒为偶像的高中生,在2009年在中学门口打出“高考0分传达教改的声音,但0分注定是错误是伤害。(请勿模仿我们)”的劝学标语。落榜后,他办过网站,打过工,扛过沙包,干的都是最简单、价格最低廉的体力活。奈何工作不稳定,生活潦倒,婚姻失败。后来他边打工边学习,报名参加了2018年的高考,最终被安徽某高等职业学院录取(专科),算得上是一场自我救赎的典型代表。
第三位:韩寒。原则上他并不能被称为“白卷书生”,因为他高一就退学了,高中都没有毕业。但是他的故事曾经让影响了至少一代人对高考的认识。诚然韩寒作为一名未参加过高考的书生是成功的,至今涉足赛车、出版、电影、音乐等多个产业,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成功人士。2013年韩寒在博客中庆幸“到现在都一直在庆幸自己没去上大学”,并炮轰“高考作文很蠢”。不仅如此还批评了现行教育,声称即便负担请他去做教授,还得看他有没有时间。即使在2年后的一次专访中,韩寒也曾讽刺教育体制。但是经过近二十年的沉淀之后,韩寒在2018年1月8日晚,发表长文提起退学往事,他感慨: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
韩寒发此文的时候,徐孟南已经准备参加2018年的高考,距离上次高考,已经整整过去了10年。
第四位:张皎。2010年高考时,他在每份试卷前面只写上了“破釜沉舟、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不生则死”16个字,还有自己的名字和考号,成了名副其实的“白卷书生”。他高中前原是一名优等生,考上重点高中后,渐渐落伍,也对高考产生强烈的抗拒。在另外一名高考失意者的鼓励下,策划了这场“高考零分”的闹剧,并声称自己这么做,是向比尔.盖茨学习。成为风暴眼中的人物后,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在网上发出豪言壮语:凡不是来找我投资的,一律免谈!10年内赚下1000万的目标,成为中国首富!字里行间的幼稚和荒唐,最终毁掉了这个少年。为了挖到人生第一桶金,他走上了制作伪卡消费套现的犯罪道路,最终从“白卷英雄”沦为“窃卡大盗”。
张铁生、徐孟南、张皎,都曾在高考这场战斗中,以特别的方式“举手投降”。虽然他们都曾无比坚信“投降”是对教育制度的“抗议”。这一点与早期的韩寒有较大的相似之处。这四人虽然命运各有不同,但都透露出一个信息:即使靠个人所学,认真答卷,未必能考上大学。张铁生、徐孟南、张皎基础差,韩寒严重偏科,高一就退学了,如果完全靠个人实力,又有哪一位能考个满意成绩呢?又有哪所高校会录取他们?
从成绩来看,张铁生、徐孟南、张皎算不上合格考生(韩寒高中未毕业,不能算作考生,在此不提)。他们采取极端方式,只是为了制造“噱头”。张铁生因其年代特殊性,被奉为“敢于向成旧招生制度挑战”的英雄,因此辉煌一时。徐孟南、张皎没那么“幸运”,只能作为“网红”炒个热点,热度消失了,也便“死”在了大众的记忆里。徐孟南没有成为韩寒,他用了10年回到考场,成了一个28岁的考生;张皎没有成为比尔.盖茨,成了阶下之囚。虽然韩寒成为了韩寒,但因其成功之路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绝对不可复制,也不值得效仿。
比尔.盖茨敢于从哈佛退学,因为他从13岁开始已经可以计算机编程设计。从他18岁考入哈佛大学来看,至少具备了考上大学的基本能力,而且是考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能力。事实证明,他的成功和退学无关,只与学习和创造能力有关。
李嘉城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是他因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商业头脑,加之恰好赶上了香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最终一跃成为华人首富。他曾坦诚自己不间断读新科技、新知识的书籍,不至因为不了解新讯息和时代潮流脱节。如今李嘉诚头上顶着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剑桥大学等十多所知名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均是实至名归。他现在走上讲台,也能担当起这些头衔。
我们常常醉心于那些不曾拥有高学历,仅靠双手走向人生巅峰的励志故事,而一不小心就迷失了自己。幻想即使不参加高考,凭个人能力也能成就一番事业。诚然没有参加过高考,成就非凡人生的成功案例很多,但是那些耳熟能详的企业家、成功人士,又有几个不是名校出身?
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高考是一场公平度极高的较量。因为它只看“成绩”,而不看“出身”。虽然目前我们因为“地域差异、民族不同、以及各种特殊群体”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不可否认,它仍然是穷人家孩子走出大山,走出农村,走出贫困,走出愚昧,走到开阔之地的最佳途径,也是众多莘莘学子,兑现“十年寒窗苦读”,实现人生价值的最有效通道。
当徐孟南、张皎年长时,看清这世界没有绝对公平,看清人生就是不断努力的真相时,他们终将明白:反抗的最高级,不是一味叛逆,而是征服。
不管你承不承认,这个世界的最大话语权,永远属于成功人士。拿鸡蛋碰石头的举动,看似悲壮,但最后支离破碎的疼痛,只有自己能够体会。
在人生众多十字路口中,高考只不过是人生抉择的开始。这场具有重大人生意义的考试,必将把你推向一个新的评价体系,自此你的人生也因你的努力而不同。
不管你能不能考上心仪的大学,还是名落孙山,你将要面对的都将是人生不断地选择和挑战,不断地障碍和困境。
这才是生命的真相。
高考的意义,并不简简单单是一个分数、一张文凭,而是穿过考场煎熬,历经锤炼,你可以有更强大的内心和能力迎接人生那一场场不可预测的考试。
有能力面对高考的人,至少的迎接挑战的能力上胜出一筹。
鹿死谁手,难以预料。敢不敢“亮剑”,誓死做一名征战高考的勇士,还是举手投降,这才是最重要的人生抉择!
那个“白卷书生”最后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