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人生

换位思考——是品质,更是本事

2013-12-04  本文已影响408人  睿秋

换位思考,这个词汇我们都不陌生,它最常出现在劝慰人的情景——“你反过来想想,他也有他的苦衷啦……”近来,更是有很多微博大V常常把同理心、移情能力挂在嘴边,于是,我们默认换位思考是一个优秀的品质,几乎可以约等于一个人有很好的素养,内心柔软,待人温柔等。换位思考能力,确实是情商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请不要把它划归为性情细腻温柔之人的专属特性。因此,不能以“我天生神经大条”、“我为人处事都很理性”等理由,而为自己不会换位思考开脱。以上,逻辑有些复杂,中心思想是:

换位思考,不仅仅是优秀的个人品质,还是本事,一般人做不到,或者做不好;有本事的人换位思考能力不会差,换位思考能力差的赶紧加强练习吧。

表达爱的五种方式排序

有些事在不同人心中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明确这一点,并学着站在他人立场看问题,会化解太多不必要的矛盾。这很难,但是值得尝试。

我从“改变自己”这个微信公共平台了解到,表达爱的方式有五种:

1)言语上的肯定——“你今天笑得比以往任何一天都更美”

2)肢体上的接触——拥抱,轻拍肩膀

3)赠送礼物——小到早上送到桌上的咖啡,大到生日购买的名牌包

4)提供服务——学长帮帮我

5)有品质的相处时间——在一起做喜欢做的事

当我们想要表达爱的时候基本都是从以上五种出发。我相信,没有人不喜欢接受别人表达的爱,可是问题就是,这五种爱的表达方式在每个人心中的排序和权重是不同的。比如我的排序是:54231,而我闺蜜的顺序是43215。而且同一个人对这五件事的偏好随着年龄的变化也会发生变化,比如我曾经认为提供服务没有特别重要,尽量别麻烦别人嘛,自立自强,可是现在觉得如果有人愿意为我提供服务,这非常难得,我会幸福感爆表。回到主题,如果一个人用我不喜欢或者不看重的方式向我表达爱,即使他再用力,我也不会感受到强烈的幸福,我又不会演出来特别幸福的样子,那么我这种接收爱意的反应也就达不到这个人的预期,时间久了,感情会有裂纹,再久,就崩了。

怎么破?这不都有五条明明白白地列出来了么?问问你的情人/朋友,彼此心平气和地为五条排序,并说一说,预期中最好的和比较好的表达爱的方式是怎样的,可以具体描绘一个场景,或者概括地说出一类事情。

如有余力,还有更妙的。曾经在《心理》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方法促进恋人关系,我觉得完全可以推广到朋友间相处(如果你不嫌矫情~)。下面我来添油加醋地叙述一下这个方法:

找个安静美好的时间,比如暖洋洋的午后,两人坐在柔软的沙发上,听着悠扬的音乐,相视,满眼微笑欢喜,温饱安乐惬意之时,Let's do something new…….很好,找出两张白纸,两杆笔,每个人写出自己最想与对方一起做的20件事,事无大小,喜欢为准。要发自内心地喜欢的喔,如果一方是选择重度焦虑症患者,选20个也纠结的话,那么就多给他/她一些时间来完成,因为这个单子要真实地反应内心的想法。然后两个人交卷,快去看看对方写了些什么~ 接下来我们划出两张单子上相同的“喜欢与对方一起做的事”。以后,一旦发生矛盾、不愉快、或者无所事事,即可找来这份共同的“喜欢与对方一起做的事”,做之。

无论五件事还是20件事,都是简单可行的小方法,让你了解你的伙伴。了解你的伙伴,这是换位思考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朴素的心,由己及人

其实,换位思考没有很难啦。当一些事情发生在你身上的时候,你有一些好的或者不好的感受,如果你能把这种感受发散一下,推及到他人,想到他人在遇到类似的时候也会有好的或者不好的感受,那么你就离换位思考不远了。

如果,在campus square看到一个哭泣的女生,我会走到star bucks买一杯热巧克力递给她,并送她一个理解的微笑,然后走开。如果,在自动贩售机前看到没有足够硬币的少年,我会走过去,递上几个quarter,举手之劳。如果,姐妹感情纠结,我会用最理智的思维以旁观者的角度给出促进双方感情的建议。如果,有讲座的通知,即便是冷门,只要我能抽出半个小时,我就去捧场,因为总是可以抽出半个小时的,校园里也不会很远,只要是讲座,主讲人都是准备过的,我都会有收获的,冷场才最最打击人心。如果,我没有特别发愁的事,就保持微笑。如果,我有力气赞美别人,我就不吝啬好话。

这些不是单纯的假设,我会说到做到。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对于我这种行动派没有什么压力。

因为,我切身体会过没有“如果”的心情。我曾经在特别寒冷的一天,在campus square的椅子上哭泣,半个小时没有人发现我;我曾经在自动贩售机前挣扎了许久,没有路人发现我的尴尬;我曾经感情不舒畅;我曾经办过很多讲座,我知道求人来参加是怎样的卑微和委屈,尽管讲座都是精心准备、真心有益;我曾经看着一个人整整一天阴沉的脸庞;我曾经渴望一句赞美。

这就是同理心,由己及人。

用户体验

换位思考,不仅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在产品或服务与用户之间也意义非凡。

当Kio说他要谈用户体验的时候,我的兴奋点被戳到了!翘首期待看到他关于用户体验的日志。http://www.blogbus.com/mrkio-logs/239425359.html

我学了六年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在IE众多分支中,心里话,最喜欢的是人因工程,因为它结合了工业效率、设计、人体感受等等因素——这种高大全的事情多么惹人喜爱。曾经我以为,像Kio文中提到的这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是人因工程的范畴,可以通过一些实验、一些数据统计达到最优。比如德国人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手机上的那些键的去留和位置,比如光线强弱对工人生产效率的影响,比如工作台的高低对工人脊椎的影响。而我学的另一门课,Service Science,教会我用许多美丽又复杂的数学模型去解决排队等待问题、工作人员排班问题、最短路问题。连这些服务业相关的事情,都能解决呢。在我这个工科女眼里,产品和服务都是科学,都是标准化的,好的用户体验可以通过科学技术达到。

现在,忽然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件那么理性的事。尤其,现在作为一个IT从业人员,身兼客户咨询服务的职能,真的特别需要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立场去使用产品,体会他们的抱怨不满,又或者,先他们一步提出改进方案而避免客户抱怨。

在工作中,每天都会收到很多来自客户的邮件,有时候明明我们的产品设计得很好,但是客户没了解这些功能就挑毛病,简直无理取闹。被冤枉次数多了,我意识到了客户没有错,他没有了解到这些功能也一定有原因。我们有PDF版本的说明书,但是不能保证每次更新产品的时候同时更新说明书,并发给客户——这就是症结。于是,我设计了条目清晰的“在线用户说明书”,总计花了60个小时完成了说明书的所有文字和截图,之后及时更新所有新功能。“在线说明书”上线之后,抱怨少了一半。

可是,无论怎样站在用户立场思考和体验,你都无法做到一个产品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就好比即使让公众在草坪上踩出来一条路,但是它只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愿,总有人不走寻常路,总有人会有独特的需求。于是,我认为,一个产品或者服务的个性化设计的程度和是否可以个性化设计的灵活性,也是关乎用户体验的重要部分。这淌水很深。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增加成本的同时增加利润?还是设计时给用户更多选择权限,让他们可以自主设计调配产品中的某些部分?我还没有想好……

昨天看微博被一个细节感动了。非常偶然地看到了周鸿祎的微博页面,他的个人描述是:“360公司首席用户体验官,曾经的程序员现在的产品经理”。“首席用户体验官”,这几个字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周老板对自己如此定位,作为一个行业的领军人物,了不起!不管360做的是否和您心意,不能否认它的成功,和它不断进步的决心。

你看,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注意到了换位思考这件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