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社

晨读1/120:断舍离该从何处入手?

2021-01-09  本文已影响0人  笔舒轻风

有人做过统计,平均每个家庭拥有的物品加在一起超过10万件,听起来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通常来说,家中物品的数量总是随着人口增长而不断增加。我大学毕业搬家的时候才搬了3个箱子,到结婚时搬到新房里就增加到了20个箱子,等到小孩出生之后,再搬家就变成了40个箱子,物品的数量成倍增长。在这个过程中,虽然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但整个人的状态只能用一句歌词来形容:“当手中握住繁华,心情却变得荒芜”。

就在生活一团凌乱时,我幸运地遇到了山下英子的《断舍离》。这本书里有一句话,令我印象非常深刻:我们居住的空间,有80%是忘却物,目前在使用的东西只占了20%这也符合我们通常所讲的“二八定律”。自从意识到,我的家里有80%的物品对我来说是几乎用不到的,我就开启了“断舍离”模式。

你可能会说,断舍离不就是扔东西吗?扔东西谁不会啊。我一开始也这么认为。但是,在反复阅读这本书之后,我发现断舍离其实是有一套体系和系统程序的。

断舍离的工作机制叫“进,则出,出,则进。然后,再出”。也就是说,不能只进不出,也不能只出不进,而是要“有进有出”,就像人体的新陈代谢一样。

有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每当发生大的自然灾害时,如地震、洪灾,我们马上想到要给灾区捐衣服捐食物,但是很少人会想到捐厕所,这也是因为人们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获取东西”上。据说,因为厕所的数量不够,很多人忍着不上厕所,逐渐影响身体,导致抵抗力变弱。在家里面也一样,如果物品只进不出,家庭空间就会被过多的杂物占据,从而影响家庭的生活质量。“有进有出”才是断舍离的底层逻辑。

现在我们明白了断舍离的工作机制,那么应该从何处入手呢?作者在书里交付给了我们三个心法来对物品进行取舍:第一个心法:是扔掉 “怎么看都是垃圾和废品”的东西;第二个心法:是“自我”和“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来进行取舍;第三个心法:是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来进行取舍。

我最想和大家分享其中一个心法,就是用“自我轴”和“时间轴”来判断该丢哪些东西,这是断舍离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对我触动最大的一个点。

如果把这第二个心法进一步拆解的话,我们还拆出来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我”、第二个关键词是“现在”,第三个关键词是“高关联度”。用这三个维度,我们就可以快速筛选出,哪些是对“现在的自己”非常重要的东西。

先来看第一个关键词“我”,是以“自我“为判断基准。与“我”相对应的是他人。比如,有朋友送了你一件你自己并不喜欢的礼物,但你怕驳了朋友的面子又不好意思拒绝,只好暂且收下。因为是朋友送的,丢了感觉对不住他,所以只好留在家里的某个角落,除了落灰一点用处都没有。这里对物品的取舍就没有以“自我”为基准,而是以“他人”为基准的。

以“自我“为基准进行取舍时,只需要考虑这个东西我想不想用、我需不需要,而不要过多地被他人所支配。说不定他人送你的礼物,正是他以”自我“为判断基准所作出的取舍。我还记得,我结婚时收到一对带喜字的红酒杯,包装很豪华,但很占地方,说实话一次没有用过,后来想明白我其实是不需要它们的,我就断舍离掉了。

第二个关键词:是以“现在”为判断基础,现在需不需要,而不是将来需不需要。我们有多少物品放在那里,以备不时之需,其实是永远都用不到。在生活中有三类人,分别是逃避现实的人,执着过往的人,和忧虑未来的人,这三类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活在现在,要么难以舍弃旧物,要么永远在疯狂囤货。总之,他们家里总是堆积着过多与“现在”无关的杂物。

当我们拿不定主意是否要丢掉一样东西的时候,就问自己一个问题:它对“现在”的“我”是否有必要?比如已经一年以上不再穿的衣服,你下一年大概率不会再穿,它对现在的我就不再需要了。

第三个关键词:高关联度。这一点也非常重要。一是同一件物品跟每个人的关联度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不爱看电视,我觉得我跟电视机的关联度不大,但因为家里老人喜欢看电视,我也不能把电视机丢掉。二是物品和自己的关联度会随着时间而变化,比如某些纪念品,它可能过去对我来说非常重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与“现在”的“我”的“关联度”变的越来越弱,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果断把它放在断舍离的清单里面。

就在这次重读《断舍离》之后,我处理掉了那些对“现在”的“我”不再有价值的东西。当我处理掉这些物品之后,心情顿时也变得轻松起来。我感觉不仅给家里腾出了空间,也减轻了心理负担。

用华杉老师的话说,我们每天学习那么多的知识,如果做不到知行合一,无异于玩物丧志,所以要学以致用。如果今天让你从“现在“、”我“、”高关联度“三个维度来践行一次断舍离,你会丢掉一样什么东西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