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不要以为你是独立的,一旦融入群体你就彻底变成了附庸

2019-03-01  本文已影响3人  阳台下的罗密欧

在动物群体当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如果马棚里有一匹马突然引颈长啸,其他的马会立即跟着他做相同的动作;一旦鸡群里有几只鸡产生了惶恐和混乱,很快这种氛围就会传染给整个鸡群。

实际上不仅仅是动物,人类也是一样。一旦群体中发生了某种情绪或者行为,就会迅速地传染。其威力如同细菌病毒的扩散力一般,所向披靡。比如,演讲者很容易通过通俗激昂的言辞,成功获得群体的支持;消费者经常在促销活动时齐聚哄抢;甚至还有研究显示,常年接触精神病群体的医生,也容易出现精神错了乱的现象。

我们都知道,人是独立的个体,但是融入群体仍然是不可荒废的技能之一。如果留心观察我们的生活,几乎每一件事情都要与他人发生联系。因此,我们的很多行为,很大程度上都不是独立的,而是在群体的影响下产生的。

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勒庞潜心研究这种群体共同具备的心里现象,创立了群体心理学说。研究了群体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

一、群体的行为并不都是有意识的,实际上无意识的行为占据了主要比重

我们都知道,人与动物最大的差别就是:人类是有意识的动物。而意识与智能几乎是密不可分的。

然而,近代心理学却发现,无意识现象在智力活动中的作用远远大于有意识现象。不管是多么聪明的学者、都会受到无意识动机的影响,却只有少部分人发现这件事。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前几天办公室一位70后的同事要做一个表格,随手就直接打开Word来插入制作。旁边的一位同事提醒他可以用excel,因为这种专门的表格软件用起来更方便。而这位70后同事却说不习惯excel,还是Word软件更好用。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在制作表格方面肯定是excel软件更好用,这位70后同事也知道,但是在使用的时候依然会受到无意识思维的影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习惯性的行为。

我们的很多行为都受到无意识的影响,而在群体中无意识行为的表现更加明显。比如,一个典型的例证就是在群体会议中,某项方案一旦提出,几乎很少有人反对,人们会跟风似的认为方案具备可行性。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除了在工作生活中多进行反省总结之外,还应当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学会举一反三,学会高瞻远瞩,而不是一味地随大流。

三、眼见为实?群体完全可以颠覆这一常识。

有句古话叫做“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说的正是人们对亲眼所见事实的确定性。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铁一般的定律,在群体心理学上却发生了转折。前苏联心理学家达维曾经做个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邀请了当时社会上一些非常杰出的人物开会,其中还包括英国顶级学者华莱士先生。达维让这些学者选择观察某个物体,然后再盖上印章,最后通过某种特殊方式展示了通灵现象。参加实验的所有人员都坚称自己看到了非自然现象。甚至还有学者专门对此做了报告,信誓旦旦宣称自己看到了超自然现象。然而,真正的原因是达维使用了作弊的手段,让这些观察者们产生了错觉,并不是他们亲眼看到的通灵现象。

达维先生的调查表明,见证者再多,结果也未必可信,甚至会产生完全相反的结论。

在我们周围也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人们总是习惯根据多数人的见证来进行重大决策,比如,很多学术家在写学术论文的时候,会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来证明事实。然而,在群体心理学家看来,却是完全相反的结果。一件事情即便是有成千上万的人见证了,也可能是与事实完全不符。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着辨证的思想,尤其是对那些大多数人亲眼所见的事实,要保持警惕思想。

三、不要以为群体的智慧高于个体,实际上群体是缺乏推理能力的

心理学家勒庞说,当一个人成为群体中的一员时,他已经在文明的阶梯上飞速下滑了。

我们都知道人是智慧的化身,那为什么变成群体之后,智慧反减不增呢?

这是因为身处群体中的人,处于无意识状态,几乎完全没有推理能力。一种观念和情绪很容易在群体中扩散,并且是不经大脑的。就像因纽特人,他们认为,冰是透明的,放在嘴里能够迅速融化;而玻璃也是透明的,那么放在嘴里也一样能够融化。

这种简单毫无根据的思维模式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一样很常见,比如,一提到商人,人们就自觉带入”精明“;一提到农民,人们又会自觉带入”淳朴“;事实上,这种结论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正是因为群体智能的下滑,才有了一个个彬彬有礼的个人,变成了群体中的野蛮人。因为一旦融入群体,人们很容易在相互影响下,不经思考,作出肆意妄为、不计后果的行动。

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群体独自存在,因此,了解群体心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成为无意识的傀儡,还有可能让我们在群体中脱颖而出,成为领头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