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底线永远年轻
《村夫見闻》一26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曾读过德裔美籍人:塞缪尔、厄尔曼影响全球的短文《年轻》。
借用当时流行的话就是:
“革命战士永远年轻。“
岁月决定你,对世间万物的感悟层次的。当时虽有所感,仅在层面而已,必竟还在人生上半埸的美好岁月里。
前几天在朋友圈里,再次碰撞《年轻》视频短文,当时我反复读了几遍。越读越觉得深刻、入理、冲击力強。
品着、思考着,这不就是一篇呼唤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保持年轻心态的美文吗?给哪些“错误地引导自已”,说自已“老了”同志一次灵魂救赎吗?
春华秋实永不落幕 世界依然美丽 心态年轻,一切皆年轻。《年轻》成为世界许多中、老年人,人生下半埸的精神指南。
美国麦克阿瑟将军在指挥太平洋战争期间,在办公室摆着《年轻》文章,不断激励自已。
日本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也将《年轻》作为他的座右铭。
细细读来,咀嚼,我真的觉得年轻,非年轻人的专利,它只是一种心态呈现而已。
“年轻,并非人生旅途的一段时光,
也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
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
是头脑中的一个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
是情感活动中的一股勃勃的朝气,
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缕东风。……
而60岁的男人可能比20岁的小伙子更多地拥有这种胆识与气质。
没有人仅仅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变得衰老。 只是随着理想的毁灭,人类才出现了老人。
岁月可以在皮肤上留下皱纹,
却无法为灵魂刻上一丝痕迹。
忧虑、恐惧、缺乏自信才使人佝偻于时间尘埃之中。”……
风雨岁月,留下的只是皱纹,白发,苍桑,心灵上留不下半点痕迹,或年老的心理障碍。
前段时间我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晒了下火龙果夜花美景。朋友王哥虽七十多岁,心态十分年轻,夫妻俩恩爱如初。再三短信我,开花时一定通知他来拍照片。昨晚上有批次花要盛开,按约定,我通知了他老俩口,八点多钟就到园子,拍到十点多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七十多岁的王大哥,生活情趣依然高涨。 王嫂子更是激情似火,久久不愿离开果园。 只要心里年轻,世界无处不飞花。我内蒙有一个当领导的朋友,在位时志得意滿、呼风唤雨、人生好不得意。可退休没几年,变得我就不认识啦。给我印象是:形象老、心态老、观念老,自悲大于自信,負面大于能量,这也是另面人生吧。
回首往事,虽碎了一地芳华。
努力一生,仍是一地鸡毛。
但我的能量永远满满。
追求年轻的脚步从来没有歇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