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哲学史笔记(上)
新时代的曙光:世界的发现(15-17世纪:大航海时代)、人的发现、科学的发现。
早期经验哲学:两大开端——经验论(弗兰西斯·培根)和唯理论(笛卡尔)(一说培根为过渡时期,笛卡尔为开端)
科学知识的发展使得哲学思想开始复苏;科学知识的发展使人们重新树立起了对理性的信心;科学知识的发展给哲学家提出很多问题。
近代哲学的特征:启蒙主义——狭义:18世纪法国哲学(启蒙运动)广义:整个近代哲学(从经验论和唯理论到德国古典哲学)
启蒙主义三大敌人:封建专制制度、宗教迷信、愚昧落后
(一)笛卡尔/大陆唯理论
近代哲学的创始人。
理性演绎法:从一般原理出发,通过理性的推理,探明个体的真理的方法
笛卡尔要求哲学的基本原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它们必须是明白而清晰的,人在注意思考它们时,一定不能怀疑它们的真理;第二、我们关于别的事物方面所有的知识一定是可以依靠那些原理以至于我们虽然可以离开事物单独了解那些原理,可是离开那些原理,我们就一定不能知道依靠于它们的那些事物。
天赋观念:把观念分为三类——天赋的(依赖于纯粹的理智)、外来的(依赖于感觉)、自制的(借助于想象)
怀疑方法:在科学上建立鉴定可靠、经久不变的东西需要把历来信以为真的一切见解统统清楚除去,再从根本上重新开始。
形而上学:
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我”是一个心灵实体,这个心灵实体的本质是“思想”——主体性的觉醒——构成了整个近代哲学的开端——确立了近代理性主义的地位
笛卡尔认为——感觉经验是不可靠的;梦境中的一切是不可靠的;所有形象都可能是梦境中的东西;数学也是可以怀疑的;上帝的存在也是可疑的;(怀疑一切,最后剩下“我在怀疑”不疑)
通过否定的方式排除知识内容,最终剩下抽象一般的认识主体的过程,也就是确立主体性的过程。
第二原理——上帝存在
上帝这一完满的概念不能由不完满的“我”产生,因此在我们之外有一个无限完满的心灵把这种观念赋予我的心灵,所以我有上帝的概念。
第三原理——物质世界存在
上帝是完满的,不可能给予欺骗性和谬误性的的认识能力,因此我们对世界的怀疑可以消除,物质世界是存在的。
二元论:自我心灵思想实体的存在与物质世界的存在区分开来。
“人的心灵能够思想而没有广延”——物体即广延,物体的本质、规定即广延——广延:具有长宽高三向量占有空间的有形体的东西
上帝为绝对实体(实体独立自存),心灵(思想实体)和物体(广延实体)为有限的实体。
心身关系问题:心身关系论、心身交感论——争论:偶因论、副现象论
确立主体性使笛卡尔成为近代哲学的创始人,然而也引出了二元论的难题。笛卡尔的二元论给近代哲学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二)斯宾诺莎/大陆唯理论
哲学体系的三部分:本体论——根据、认识论——方式和手段、伦理学——最终目标
代表作:《伦理学》,仿照欧几里得几何学的方式,从定义和公理出发,再到命题,之后有推论、解说等等,构造了一个几何学体系。缺陷:限制斯宾诺莎理论的展开和阅读。
本体论——关于实体的学说
实体: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需借助他物的概念。(实体即自因)实体是无限的、永恒的、不可分的、唯一的
实体=神=自然(包括心和物在内)
自然分为能生的自然(作为原因的自然)与被生的自然(作为结果的自然),神不在世界之外而在世界之内,即神圣的自然必然性。(当时流行的观点:一,自然神论(牛顿为代表),另一种形式:设计论;二,泛神论,不承认人格神,上帝是自然必然性)
本体论的三个因素:实体、属性、样式
属性:从知性的角度来看是构成实体本质的东西。分为两部分——思维和广延——心物两面论以消解心物二元论、实体一元论 ——认为心和物是一致的,统一于追高实体,反映的是最高实体的本质
样式:实体的分殊,亦即在他物内通过他物而被认知的东西,为实体的表现
认识论
把知识分为三类:意见或想象(没有确定性)、理性知识(需要推理来论证)、直观知识(对本质的正确认识)
真观念(相当于天赋观念):真观念一定是和事物符合一致的,这是外在的标志,内在的标志就是自身的清楚明白。
伦理学
斯宾诺莎伦理学的主要问题:既然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他因”的,都受严格的因果必然性的支配,那么作为自然的一部份的人如何可能达到至善的道德境界呢?(至善是真正的善,最高的善,是一经发现和获得之后便可以永远享受连续无上的快乐的东西)
斯宾诺莎认为至善就是认识人的心灵与整个自然相一致。至善的境界是通过对神的认识而达到的。
(三)莱布尼茨/大陆唯理论
哲学的两大问题:自由与必然之间的矛盾、不可分的点与连续性之间的矛盾。
不可分的点有三:数学上的点,但没有广延,只是抽象思维的产物而没有现实的存在;物理学的点具有现实性,但是无线可分的,因而不是具有统一性的实体;形而上学的点,是既现实存在又真正不可分的实体,这种形而上学的点就是“单子”。
单子:客观存在的、无限多的、非物质性的、能动的精神实体。单纯性、复多性、永恒性、单子之间相互独立,单子之间有质的区别、单子是自因。
预定和谐:上帝在创造每一个单子的时候就已经预定好了以后发展的一切。
天赋观念论
两种真理:矛盾原则、充足理由原则(推理的真理是必然的,它们的反面是不可能的;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它们的反面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