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写作散文简友广场

头条青云奖文章拆解

2020-04-17  本文已影响0人  金戈轻读

【重读《简爱》,发现那些有大智慧的女人,都具有这个特质 - 今日头条】https://m.toutiaocdn.com/item/6781056021797274120/?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587125110&req_id=202004172005100101290190451D11C47B&group_id=6781056021797274120&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坚韧的简爱

一、选题拆解

      1、三段式标题

      2、观点鲜明:通过《简爱》,习得拥有大智慧女人的特质。

      3、写作目的:

    (1)为什么写:中青云,内容有足够信息增量,告诉大家,大智慧女人的特质;好书推荐,重读的好书,巨大的收获。

                             

    (2)写给谁看:目标读者明确,情感类,女性读者偏好;喜欢读书的;喜欢《简爱》的。

      4、选题切入点,以小见大:原著巨作,涉及人物多、事件脉络繁杂,可以写的切入点也很多,一个关于女人成长的大故事,只选其一——大智慧的特质,展开来谈,是为深入浅出。

二、开头拆解

        金字塔结构总分总之引人入胜、结论先行。

        开头共四段:

        第一段,总括原著是一部怎样的小说。

        第二段,加黑粗体,抛观点、点题——《简爱》告诉了女人什么道理。

        第三段,第一次读,得到的震撼;第二次读,得到的震撼更多,相较于第一次的观点也更加丰满,作者在语言运用上逻辑性也很强。

三、论据框架拆解

      金字塔结构总分总之分层递进、娓娓道来。

      论据部分一共分六部分来详述。每一部分结构鲜明,依旧是总分总的结构。

      以第一部分举例来论:

      总论点:  “如果别人不爱我……被人憎恶”这是原著中简爱的原话。借用主人公的口吻抛出自己的论点更有说服力。

      分论述:讲简爱年幼时经历的总总,说明简爱性格的由来,也是总论点里那句话的由来。

      总结语:作者写的很简单,直接“所以”以括之。明了。

四、素材拆解

      1、主人公亲历故事

      文中运用最多的素材便是原著中简爱成长中各个阶段的故事。这是极为巧妙之处。原文故事很长,作者简单概括,又穿插自己的观点。

      2、代入感很强的说辞

      有一些观点的表达,并非一味说教,而是将自己与读者放在一起,非常贴近读者。例如第一大点:“这番说辞,像极了曾经的我们。”然后再说明,曾经的我们是怎样的。

    3、与其它古典名著做类比

      粗略将《简爱》与《红楼梦》和《百年孤独》做了一个类比,升华自己的观点。

    4、引经据典

      到了第五大点,故事也将讲完,开始铺陈观点。这期间层层递进,逻辑鲜明,借用当今社会的抑郁症男女比例、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悲苦、两名心理学家的观点,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5、原著作者亲身经历

      文章最后的第六大点,讲《简爱》创作的时代背景,夏洛蒂的亲身经历,这是很重要的内容。夏洛蒂的伟大铸就了简爱的伟大,这正是我们女人们需要学习的。

      最后一大点,不仅有专业的知识分享,扩大了知识量,使文章看起来更加高大上,主旨得到了升华。

五、配图拆解

        文章配图共25张,来源于两部电影,一部《简爱》、另一部夏洛蒂自传电影。配图与文字穿插,符合文意,且张张精美,赏心悦目。

五、结尾拆解

        文章仅开始提到了海伦的死后,通篇都在讲简爱的生,结尾提到了海伦的死,一来与前文呼应,暗示简爱从海伦的死中得到重生,也告诫了读者“我们”,要在苦难的人生中,得到崛起重生。

        最后关于死亡的解读,不仅引人深思,还令人回味无穷;不仅夯实了核心观点,还令读者对阅读《简爱》有了浓厚的兴趣,也对夏洛蒂本人的故事充满好奇。

罗切斯特先生与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