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在公共场合突然崩溃大哭时,你会怎么办?
当孩子在公共场合突然崩溃大哭时,你会怎么办?
选择一:觉得很丢脸,为了面子哄好孩子,尽快离开。
选择二:生气地呵斥孩子,强硬地带孩子离开。
选择三:假装看不见,等孩子哭累了自行离开。
选择四:斥责你的另一半、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好好的孩子怎么被惯成了这个熊样儿?
选择五:告诉孩子你理解他的情绪,他的难过你感同身受,安抚他直至平静下来。
有时候,知道该怎么做和怎么做完全是两码事。我们先来听几个小故事,也许故事里,也藏有你的影子。
一
月月是轮滑队里最小的孩子,不到三岁的她在一群群哥哥姐姐间灵活地穿梭,身形轻盈地就像一只灵巧的燕子。带她的阿姨也相当轻松,通常只是捧着个手机远远瞄着就好。这孩子看起来特皮实,即使摔倒了,也能麻溜地自己爬起来,队里的哥哥姐姐都非常喜欢她。
直到有一天,我们见到了月月的妈妈。
那天,月月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肯一个人下场去滑,非要妈妈牵着手一起进去。妈妈尴尬地斥责了她两句,她便是一脸委屈,满是不情愿地溜进了滑冰场。可还没滑上一圈,便突然转身要往妈妈身边滑。因为是逆行,迎面便和后面的小朋友撞上了,一向坚强的月月干脆就坐在地上哇地哭了起来。
阿姨见状,赶忙跑了过去,想把她扶起来。可是她却怎么都不肯起来,只是大声哭着喊着:“妈妈抱。”
阿姨在一旁尴尬地笑:“平时都好好的,今天还说要好好滑给妈妈看,怎么就突然哭了呢!”
这一劝不要紧,小姑娘哭的更伤心了,整个人便像个橡皮糖似的挂在妈妈的身上不肯动弹了。
哭声越来越大,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妈妈的脸色更是越来越阴郁。直到将月月拖到了滑冰场外,妈妈才忍不住发作起来:“你这么不乖,妈妈以后再也不来了!”
在月月震耳欲聋的哭声中,阿姨将崩溃的她塞进婴儿车里,一路小跑去追已经走了很远的妈妈。自此很久,都没见月月再在溜冰场上出现过。
二
皓皓是个超慢热的孩子,小区里见到同学,都会害羞地往妈妈怀里钻。
一年前,第一次去上跆拳道课,兴奋了一个晚上睡不着觉,不停地追问:“明天就要上武术课吗?”妈妈觉得这个状态不错,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追问也许就是一种紧张的表现。
第二天上课前,他便一直磨磨蹭蹭,妈妈有些着急,催促道:"快点走,不然我们要迟到了!”
一路紧赶慢赶,走到教室门口,看到台上的教练和一排个子小小穿着同样道服的小朋友后,他就突然说什么也不肯进去了,哭着就往门外跑。边跑边喊:“我不要迟到。”
妈妈哄了许久无效,便生气地斥责了他,可无论怎么骂,小小的人儿就是不肯进教室。
妈妈以为,是自己太着急了,不应该提迟到的事。可是后面,即使很早到教室,即使教练看上去很温和,皓皓都不肯脱掉鞋子走到道场中间。
直到今天,提起武术课,他依然十分抗拒,问原因,只是说:“我害怕教练。”“除了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其他老师我都不喜欢。”
三
幼儿园老师说来家访,皓皓很开心,不停地追问:“老师什么时候来?老师怎么还不来?”
可是,门铃响的那一刻,他却突然缩进了妈妈怀里,轻声道:“我害羞怎么办?”
妈妈一愣:“害羞?和老师那么熟了,你不要害羞就是了。”
老师走进了家门,皓皓却躲进自己房间不肯出来了,妈妈和老师聊了许久,直到老师离开家,他却突然哭了起来。
妈妈追问了许久,他才伤心地说:“刚才老师来了,我表现得不好,老师批评我怎么办?”甚至第二天,他还哭着闹着不肯去上学,后悔自己前一晚表现得不够好。
妈妈和朋友聊起这件事,朋友说:“人家跟你说会害羞,就是在求助啊,你为什么不帮帮他呢?”
一连几天,妈妈都在琢磨同一件事,害羞,真的有办法可解吗?妈妈从小也害羞,可从没有人告诉过妈妈,害羞了,该怎么办呢?
既然收到了求助,那就试着想个办法吧,于是,妈妈叫来皓皓:“妈妈告诉你一个可以不害羞的好办法。”
皓皓居然当了真,一脸认真地听着。
“你知道你的好朋友们,为什么每次见了你都不害羞吗?”
他摇摇头,对于为什么别人不会害羞这样的问题,以前妈妈质问他时,他都很生气,今天敞开了来聊,他似乎也没那么抗拒了。
“因为他们会跟你打招呼啊!”妈妈解释道:“你下次见到朋友时,也可以试着大声地跟他们说你好,然后再叫他们的名字,这样,你就不会害羞了。”
“你看,你的好朋友每次见到你,都会大声叫你的名字,名字喊出口,他们就不害羞了。”
皓皓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在小区里见到了阿姨,皓皓很小声地说了声:“你好,阿姨。”
阿姨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他缩进妈妈怀里,低声道:“可我还是有点害羞,怎么办?”
一回生,二回熟,至少,敢开口去尝试了,说明他把妈妈的话放在心上了,这就是好迹象。妈妈笑着说:“下次,试着声音再大一点,大点声打招呼,你就不害羞了。”
改变大概是在一个月后。刚开始,皓皓只敢很小声地跟人家说你好,直到暑假,一次火车上,他发现后排的位置上上来了一个小哥哥。便时不时探过头去,大声地喊了句“你好。”
这一路,小哥哥被他吵地烦死了,他却一直乐此不疲地玩着你好你好边打招呼边躲猫猫的游戏。
小哥哥在后座抱怨:“为什么这个小朋友只会说你好?”
回到家,妈妈告诉皓皓,除了你好之外,还可以试着问问名字、年龄、聊聊幼儿园里发生的趣事。
“你好”是建立社交的第一步,当小朋友知道该如何与别人相处后,焦虑感就会慢慢降低。
再后来,皓皓去爬山,路上遇到了几个小朋友,他都很勇敢地大声说了你好。其中一个小姐姐给了他回应,然后,两个小伙伴一路飞奔着爬上了塘朗山,叽叽喳喳地天南地北地聊,一会儿聊侏罗纪的恐龙,一会儿聊塘朗山的猴子。话匣子一旦打开,收都收不住。
爬山认识了新朋友四
皓皓班上要举行讲故事比赛。
妈妈的第一反应居然是,他要是再崩溃了可怎么办?当着那么多爸爸妈妈的面……
想到这里,妈妈比皓皓还紧张。于是,妈妈为皓皓选了他从小最爱听的故事《你好,安东医生》。故事不算长,但对四岁的孩子来说,讲起来有些难度。
唯一的优势是,从他一岁起,这个故事就几乎是每晚必讲的了,尽管最近这一年来这本书有些失宠,可皓皓即使不看书,也能将故事的梗概说得轻轻楚楚。
《你好,安东医生》插图讲台上,小小的人儿不敢看观众,小心翼翼地扯着衣服,非常顺溜地完成了整个故事。
整个过程都非常顺利,直到老师说:“故事会结束了,爸爸妈妈们可以离开了。”皓皓的眼圈突然就红了,急得简直要哭了出来。妈妈知道,也许在讲故事时,紧张的情绪被压抑了,而妈妈要先走的消息,瞬间点燃了他的情绪。
直到妈妈说:“我等你,一起回家。”皓皓才破涕为笑。
回家路上,妈妈问:“今天有好几个小朋友都害羞地不敢讲故事了,你为什么没有害羞呢?”
皓皓听到夸奖,开心极了:“因为我勇敢啊!”
妈妈摸摸他的头:“因为你练习了很多遍。故事已经全部在你脑子里了,即使紧张,你也能脱口而出。”
皓皓笑着道:“练习,不停地练习。”这是他喜欢的故事《莎娜想要演马戏》里的台词,只有练习,才能做到更好。大量的练习,能战胜恐惧,这便是熟能生巧。
五
又到周末,皓皓想到要去上篮球课,他的焦虑又来了。
“妈妈,我紧张。”如今,他已经会用紧张、害羞这样的词汇来形容自己的不安了。
“妈妈,篮球课要上太久了,我不喜欢。”相比之前“不要迟到”的理由,这个借口形象具体多了。
“如果紧张可以分为十级的话,一是有一点点紧张,十是非常非常紧张,你现在几紧张呢?”妈妈牵着皓皓的手,问道。
皓皓想了想,大声道:“十紧张!”
妈妈摇摇头:“你看,你都没有哭,说明你只有一点点紧张。我觉得,你最多只有四紧张。”
“四,那么少啊?”皓皓感叹道。
“待会到了学校,你去拉个尿,就会变成三紧张。”妈妈继续道:“然后换上球服,就会变成二紧张。”
皓皓依法炮制,情绪依然不够淡定。
“去跟你的好朋友打声招呼,一起骑会儿自行车,紧张就会降低到一。”
“教练的哨子响了,来,跟妈妈抱抱。深呼吸,一起倒数,五、四、三、二、一……”妈妈抱着皓皓,轻声道。
没错,故事里的那个皓皓妈妈就是我。
事实上是,我念完一,皓皓又哭了。
他本来已经进了队伍里,看到我要离开,又一次次跑了出来,要妈妈抱,抱完回去,又要抱……
我已经在崩溃的边缘了,放到过去,也许他会换来一通怒吼,可是那天,我忍了。知道自己之所以生气,不过是对自己过去不满意的一种投射,孩子的身上,有我小时候的影子。他那副怂样里,藏着我不愿意面对的自己。
好在,情绪即将爆发的那一刻,我忍住了,又抱了他一下,才离开。
后来再送皓皓去打球,他都会问:“妈妈,还可以抱和上次一样多那么多下吗?”
我不知道,是我对孩子的焦虑导致了他的紧张,还是他的紧张引发了我的焦虑。从月月妈甚至更多妈妈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焦虑的影子。
其实,第一次做父母,我们都很紧张,害怕自己不够好,也害怕孩子表现地不够好。也许,在调教孩子之前,我们更需要做的,是直视自己的焦虑,包容孩子,更包容自己,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自己内心的不安。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孩子是这样,大人更是如此。面对工作,面对孩子,面对形形色色的压力,每个父母都会有心力交瘁的时刻。
只是,有时候,我们发了脾气,都不愿承认,自己只是在借题发挥罢了。
帮孩子的紧张降级前,先给自己的紧张评个分吧!孩子那么小,都在努力地去学习适应这个世界,我们不是应该更努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