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自己

2022-03-15冒牌者效应

2022-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张小雨_ff26

今天是一个晦涩的储备话题:冒牌者效应(解释后附)

一个哲学问题:我总是发现自己比自己以为的更好。为什么这件事能被反复发现?是因为我每次发现了之后,还是会继续下调对自己的评分?

这个下调评分的操作也许与拖延行为有关。每一次拖延行为都会让我下调一点评分,以达到心安理得。

我对自己对他人的价值比较自信,而对自己对自我的价值不大自信。

随手写了几段,不能算成文,但是是自己有兴趣挖掘的话题。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是永恒的命题。常常怕自己骄傲,不如也反过来想想,是不是也经常会有不够自信的时候。譬如股票市场,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可能对自我的评价,也是经常围绕真实表现而波动的。总之,多点自信,做个普信人。

释义:“冒牌者综合症”:又叫作“冒名顶替现象” “骗子综合症”,这是在1978年两位心理学家提出,用以解释出现在成功人士身上的独特现象。“成功人士”的定义非常宽泛,可能是成功的企业家、名牌大学的学生,甚至可能只是一个小比赛的获奖者。他们无法将这些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认为只不过是碰巧、误会,总是担心有朝一日会被别人识破自己是个“骗子”的事实,并因此到惶恐、焦虑。即便事实证据说明他们确实具有优秀的能力,但他们仍然会认为自己只是运气好,其实名不符实。他们其实都很努力,因为总想避免被人发现自己是个“冒牌货”,努力是为了获得外界更多的肯定掌声。调查表明,平均五个人中就有两个人具有“冒牌者综合症”。“冒牌者综合症”得到了许多心理学家的重视,然而它并不是一种精神疾病。而与“冒牌者综合症”相反的还有“达克效应”,它意味着能力缺乏的人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错误地认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加优秀。“达克效应”则属于认知偏差的一种,可能会造成不恰当的心理反应和想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