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欲话语空间心情随笔

食之乐.序(2)论养生与吃的享受

2019-04-15  本文已影响68人  福二姨
图片发自简书

中国人对养生,那是十分注重的。古代帝王相信道士的炼丹术,把自己吃得中毒了还以为红光满面要升仙了,现代人呢?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我身边有个熟人,因为其父母均未满六十岁就过世了,所以她坚信自己的家族里有短寿基因,平时格外注重养生,听说什么多吃不好,哪怕再馋她都坚决不吃,比如糖,她视糖如虎,从来不吃甜食。她看电视、报纸、杂志,关注的都是养生内容。一次她来找我陪同去看病,说是胃不舒服有一段时间了,结果医生询问下来,发现她有半年时间一直在吃生山药,也不知道她是在哪本杂志、哪个电视节目里看的,说是食生山药可以延年益寿。

中国人的怕死是一种全民族的心病,心病还须心药医。这里我就不多说了。我只是想不通,为了多活几天,把现有的日子过得提心吊胆,想吃的不能吃,不想吃的硬逼着自己吃,那生活还有什么乐趣?

我一直觉得寿命的长短和吃什么关系不大。我爷爷活到96岁,他这辈子除了15岁之前有很短一段时间要过饭,其余时候都不缺吃的,但我奶奶是个极其节俭的人,爷爷因此剩菜剩饭也没少吃。我奶奶这个资本家的老婆,节俭的程度是惊人的。夏天的饭不小心馊了,她会用水淘一淘,晒干后重新做成饭再吃掉,这样的饭居然没把他们吃出病来。我爷爷是无疾而终,我奶奶死于心脏病。奶奶的性格极其怪异,自私、多疑,除了对爷爷言听计从,和别的人都无法相处,我觉得她只活了80岁和她的性格是有关系的。

我的外公解放前是长工,解放后是贫农,一直到他离世,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外公很少吃菜,一直是用咸菜甚至是盐巴来配饭,直到改革开放后,爸妈生活好了一些,才劝着他稍微吃了一点菜,可是外公依然活到了94岁。我的外公也是无疾而终。

很多人说现在人都不是病死而是吃死的,我外公似乎证明了这一点。他这辈子吃的东西和常人比应该少一倍以上。可我的外婆却是病死的。

外婆嘴巴有点馋,缘于她十几岁前过的是资产阶级的生活,后来却落魄潦倒一生。外婆一直说先甜后苦,比死还难过,我非常理解这点,也非常能理解外婆常常馋一些好吃的。外婆爱吃肉,甚至在她得了胆囊炎后依然不忌大肥肉,而她的胆囊炎在严重到全身黄疸、休克后却奇迹般地好了;外婆还爱甜食,豆沙馅的月饼是她的最爱。外婆活了82岁,因为没钱去医院,我无法确切地说出外婆得了什么病死的,但凭我作为一个护士用有限的医学知识判断,我认为她得的是心脏病,如果有钱治疗,应该还可以活五年以上的。

我从小是由外婆带大的,我的饮食观深受外婆影响。我对吃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馋。对没吃过的东西我都很好奇,我会经常在淘宝搜索各地特产买来尝尝。另外我也不会相信多吃什么对身体不好,凡是我爱吃的,我都不忌,想吃就吃,哪怕是所谓的垃圾食品,比如街头的麻辣烫和油煎食品,有一段时间我专门找着吃,还留了卖麻辣烫老太的电话以备馋的时候让她送货上门;

二是节约。外婆说剩饭是要遭雷劈的。我一般吃多少做多少,稍有剩余的,冷菜冷饭我都会吃掉,很少会浪费。

三是吃东西只吃八分饱。外婆说吃东西吃到撑的都是蠢货,没教养,也要遭天谴的。我确实做到了很少把自己吃撑,但我也没有刻意地控制自己。那也缘于外婆的身教言传。我吃东西比较慢,喜欢细细地品。对我来说吃饱了并不是肚子饱了,而是对这种滋味已经全部品到了,是心里饱了。

我觉得现在的人太不会享受吃,对吃的态度就像是对钱的态度一样了。藏钱要藏美金,越多越好,很多人对吃竟然也用这样的态度:吃要吃贵的,越多越好,甚至饥饱不识。对我来说,吃是人生最大的享受之一,每次吃东西,我心里都充满了感恩,那种愉悦无法言表。我这辈子,要是让我饿死,那将是我最大的悲哀。

所以,我要把我这辈子吃过的东西慢慢晒出来,因为那是我生活的一部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