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众神》|信仰,就是最有利可图的那个
这是别具一格的一天,在温吞的日子里送别了辗转反侧的铁床,索然无味的食堂,不稳定的网络。当然,还有让你一面厌恶,一面依附,一面束手无策的主机游戏后。大快朵颐的看完一本小说。也貌似只有这些生活里的枯燥和乏味能衬托出“正面成瘾”的巨大好处,剔除生活里的所有冗余。
被一本构架宏大,行文流程又不乏幽默的小说所吸引是什么感受?对我来说应该是阅读的空间正在开始被怦然心动的人与事包围吧。特别是有段落的描写在某些层面上直达内心时,这样的心动就不容刻缓地让空气进入你的肺里,扩大胸腔,再塌下去,努力呼吸,让生存的触感不容置疑。
也会有“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故人”的博大,让废弃的大脑再思考,去提问,去回答,去探究,甚至去信仰。
而信仰什么呢?在小说里那些被白人带到北美洲的北欧神话,被黑人带来的北非埃及神化与当地的印第安信仰所组成的旧神体系被新崛起的高科技,高速路,电视,媒体等新神体系压的命悬一线。因为人们不再信仰他们,不再伺奉他们,不再向他们献祭,不再向他们拜礼,甚至不再讲述他们的传奇。
对,神不会死亡,但遗忘会让他们不复存在。
所以,无可奈何下的旧神们为了在新世界里生存什么事都做。开的士,当骗子,做工人,去卖身。当这一系列无下线的事情出现在神的所作所为里我们的信仰或者说我们曾经的信仰又是什么呢?部落可以消灭,信念可以破灭,文明可以同化。我们信仰的好像并没有我们想的你们坚不可摧。甚至它就像小孩子保守的秘密一样一颗糖果或者一顿毒打就能将其翘开,毫无威严可言。
而在朝花夕拾中,我们也能一瞥信仰的柔软。在西方,当耶稣许诺天堂时人们信仰基督,当马丁路德提出《二十五条论纲》时人们信仰路德教,当教堂插上避雷针时人们信仰科学。在东方,当神农尝遍百草时人们信仰祖先,当始皇纵横捭阖时人们信仰王权,当辛亥革命来临时人们信仰民主。显而易见,每当旧的信仰不再被需要开始衰败时新的信仰就会到来。它们或许会迟到却绝对不会缺席。
随着这样的思路,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我们信仰的就是对我们最有利可图的那个。也正如原文所说:“信仰是什么?就是人们想象出它,创造出它并且信任它。”当一种信仰随着时间而腐坏不再被人们信任,不再为人们提供思想上的屏障反而还成为路障时,新神对旧神的屠杀就在所难免。当然,也会有旧神让位臣服于新神,我们“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的宗教政策就在其中格外显耀。这也是难得的双赢。也像婆罗门女为避免权利的斗争而化为地藏菩萨一样(自我理解)。新神旧神共存的前提是双方的利益没有交叠且新神权利高于旧神。一切都可以看做利益的关系。这一点神与人并没有什么区别。
当然,说最有利可图并不严谨。毕竟为信仰为教条而无奈牺牲的人也不少,像哥白尼这样生活在旧神的衰老新神仍在襁褓中的科学家来说是可悲的。当旧信仰仍然有利可图,新信仰还需流血人时,我们的选择也就决定了新神何时到来是否会迟到又迟到多久……
有人说,现在的我们没有信仰,我却认为现在我们的信仰因为足够强大所以无处不在,信仰一词仿佛无法再鉴定它的存在。比如有人告诉你向菩萨磕头可以包治百病,冶炼丹药可以羽化登仙时我们就会无比同情这个傻子。也因为它太强大了,或许直到外星人入侵地球带来跟深邃的宇宙学术时它才会被淘汰,我们口中的民主与科学才会被置之不理或是冷眼旁观。可以想象的是当宇宙的狂潮来临之时关于宇宙的学术会更被需要,更有利可图,也被追求被朝拜被信仰!也会有金字塔,长城这种级别的奇迹依次出现。
一切都是如此的自然而然。而这,不是信仰的力量,这只是宏观上利益的推动。
利益决定我们信仰什么, 而我们信仰什么我们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