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怎么才能赢在起跑线上
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面对过度泛滥的信息,该如何选择?哪些内容的学习,哪些能力的培养是关键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哪些内容和能力是次要的,可以暂时缓一缓再学的?这是和每一个学习者息息相关的问题,也是如何才可能使教育赢在起跑线上的问题。
前段时间碰到一个老司机,说他们学车的时候是专门学习,需要学习半年以上,技术杠杠的,那时候司机待遇好、地位高啊,整个地区就没多少车,每天有很多活。现在不行了,到处都是车,活少多了,司机也不值钱了。感叹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由此想起我们的教育,物以稀为贵,当司机少时,司机值钱,当司机多时,那么司机就不值钱了。我们的知识呢?当知识来源途径少时,像以前大体来源于课堂,传授的知识值钱,而当知识来源途径多时,像现在网上一搜就可以获得,那传授的那部分知识就不值钱了。这时什么值钱呢?只有将传授的知识再深入一步,产生一些别人还没有挖掘到的知识的时候,这部分知识才值钱。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名师,一般都是在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中有独到见解的那些人。因此,提升我们学习价值的方法,最有效的方式其实是提升我们挖掘潜在知识的能力,也可以称之为创新能力。下面进一步阐述一下:
我们所受的教育内容可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称为绝对知识(技能),一部分称为相对知识(技能)。
绝对知识(技能)是指个体可以寻找到原始参考文献的这部分知识(技能)。绝对知识所达到的高度叫绝对高度。绝对知识包括内存知识(技能)和外存知识(技能)。
相对知识(技能),也叫创新知识(技能),是指查找不到参考文献的,依照创新思维来创造的知识或所获得的技能,也包括对现有的绝对知识更深的理解和更有效率的总结等。相对知识(技能)所达到的高度叫做相对高度。
内存知识(技能)是指在个人头脑中所记忆的知识(技能)。
外存知识(技能)是指个人通过查阅、询问等方式可以获取的知识(技能)。
团队绝对知识是指在团队所有成员可以寻找到原始参考文献的知识或所具有的技能。
团队相对知识是指团队所有成员可以创造的知识或所获得的技能。
绝对知识和相对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团队(个体)由于条件限制或者查询能力的问题而不能够寻找到的那部分知识对个体而言为相对知识。而当相对知识发表后,变成可以查询的知识,就转变为绝对知识。
团队的绝对知识和相对知识与个人的绝对知识与相对知识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最大的不同在于,团队讲究分工协作。在一个团队中,只有两个绝对知识不同的人在协作合理的情况下才可以使整个团队绝对知识呈现大于一的情况。而绝对知识相同的人在一起的团队其绝对知识仍为一。同样,相对知识也是如此。由于团队协作所体现的效率的提高远远大于个人简单的加和(具体可以见《国富论》对分工的评价),因此,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必然是讲求团队智慧而不是个体智慧,这也可以很好理解为什么国外大学讲求差异化以训练团队相对知识获取能力。
将这些知识进行分类是为了了解,在我们的学校学习中,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应该是什么,这些知识应该如何去教育。
在不同历史时期,各类知识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毫无疑问,在信息不畅通的时期,绝对知识和内存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是否具有相应的绝对知识获取途径就非常重要,此时的核心竞争力往往体现在知识的获取途径上而不是创新能力上,因此,在这个阶段,学历往往非常重要,没有学历,就没有从事相应工作的资格。但此时的教育不是一种公平条件下的教育,教育的效率相对比较低下。
在信息畅通的情况下,由于绝对知识获取途径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因此相对知识和外存知识的建设就变得非常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核心竞争力表现在同样的资料下所能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造能力,也表现在单位时间内所可以查阅到的有效信息量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内存知识的作用会相对减弱,而取之以大量的外存知识的建设。同时,分工协作的方式也作为一种良好的运用形态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相互的沟通和交流及协作的能力成为一种需要基本训练的技能。我想这也是联通这种行为为什么在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吧。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价值也体现在个人对于信息的创造能力上,也就是同样的文献,同样的课程,是否可以从中分析出更多有价值的、与众不同的信息,这一部分才会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而获取这种能力需要持续不断有意识地训练。
所以,从学习而言,首先是要有一个意识,我能不能琢磨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别人忽视了的信息,如果没有任何想法和线索,那就不断重复、持续地去思考,同时关注思考的方法,借鉴别人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练习,最终获得自己独到的优势。而将这种能力迁移,使自己处于学科最前沿,就很自然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如果可以做到这点,不断积累这方面能力,由于所训练的能力是终身有价值的可积累的技能,是最具有竞争力的技能,毫无疑问,从起跑线上已经比别人更胜一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