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易得,明师难求
孩子“想学”就开始,孩子“不想学”就放弃——兴趣班,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爸爸妈妈们对于“放弃”过于严格。
“不,我不想学了。”当孩子这样说的时候,父母总是习惯坚持说“好不容易来了,再坚持一会儿”……即使勉强继续,很遗憾,最终也是收效甚微。孩子没有热情,便不会全身心地投入练习,学习中总是魂不守舍、心不在焉,自然不会有突飞猛进的进步。
另外,经常看到很多父母将自己想学的才艺转移到孩子身上。这绝对不可以。也许父母并没有这么想,但事实上这就是无视孩子人格的表现。请务必尊重孩子“想学”的想法。趁着在儿童时期,请让孩子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对于兴趣班,孩子能兴高采烈地去上是最重要的。另外,孩子开始新课程时,一定不能轻视“孩子的学习”,要尽可能给孩子选择一流的老师。
有两个原因。一是三流的老师只能教给孩子“三流”的技艺。这个应该很好理解。
二是一流老师通常有高尚的艺德。越是优秀的老师,越能在拥有不可思议的技能时,考虑到人尚不能做到时的感受。这样的老师不会冲孩子发火:“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都学不会?!”(二流、三流老师的做法。)他会温柔、认真地将学习的魅力充分传授给孩子。
以下是日本一位幼儿园园长的亲身经历:
我自己都记不太清了,好像是在我3岁左右的时候,有一次在日比谷公会堂欣赏演出。演出期间,我突然从观众席上站起来,伴着音乐开始跳舞。观众们也热情高涨,为我鼓掌。
见此情形,我的母亲想“这孩子喜欢跳舞啊”,于是带我去日本舞蹈先驱石井漠先生的舞蹈研究室学习。从3岁到6岁,我只在那里学了3年,但是能跟从石井老师学习舞蹈,真是莫大的幸运。
即使现在年过90,我仍然热衷于40多岁邂逅的体态律动教学,辗转东京、高崎去学习,这无疑是跟石井老师学习舞蹈的经验打下的基础。
或许正是因为石井老师传授的“舞蹈的魅力”,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内心,才让我下决心尝试一下体态律动教学法。
刚开始接触体态律动教学法时,我就有一种“咦?感觉好熟悉”的怀念感……石井老师也是将体态律动教学引入日本的先驱。
年幼的我只认为那是“舞蹈”,殊不知课程里包含了体态律动教学法的要素。至今我仍然对去世的母亲深怀感激,“她竟为我找到了石井漠这么好的老师!”仅仅是我3岁的学习,竟然成了我毕生的技艺。
一流导师培育的嫩芽,在日后会茁壮成长;一位好老师的点拨,会点亮一个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