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心理简友广场

回顾@谜团 (一二七) 断舍离到什么程度?

2023-08-09  本文已影响0人  无为而修

告子的 食色性语出《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四节》: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的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语出《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孟子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诗经的:‘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语出《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语出《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孔子的吾未见有好德如好色者也 。语出自 《论语.子罕》《论语.卫灵公》

最为关键是“性”字如何解释。

笔者认为,这个字含义是“本性”。

有了“食”,变维持了自己的生计;有了“色”,便维持了人类自然是繁衍,也就维持了整个人类的生存。

细想起来,假如放在哲学的角度来说,最基本的条件也就存在了,只要有一定的数量存在,便维持了整个自然界中“人类”的自然发展。

抛开所有的“私欲”来看,其实,除了“食色”确实全都是身外之物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