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特点

2017-05-11  本文已影响0人  廖军的简书

什么是时间呢?如果没人问,大家都知道它是什么,但如果要对其下一个精确定义,就很难。

同样,要给什么是优秀的孩子下一个普世认同的定义,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不过,人本心理学之父---亚伯拉罕•马斯洛---发起的对于一批“自我实现的人”的观察与研究,对于回答什么是优秀的孩子,或许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虽然他的观察和研究对象主要是成人,但毕竟优秀的成人也是经由儿童发展而来,优秀成人身上所具有的品质和能力,绝非一夜之间忽然冒出来的,几乎都是从童年期开始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因此,对于优秀的成年人所具有的品质有哪些以及是怎么形成的的观察与研究,往往对于定义什么是优秀的儿童,更有说服力。

亚伯拉罕•马斯洛与艾维林•巴斯金博士以及丹•利德曼合作,采取迭代法和重复技术,筛选出一批符合研究标准的历史及现当代人物,包括:

7名非常理想和2名很有希望的当代人;2名非常理想的历史人物(林肯、托马斯•杰弗逊);7名公众人物和历史人物(爱因斯坦、埃莉诺•罗斯福、简•亚当斯、威廉•詹姆斯、史怀泽、A.赫胥黎、斯宾诺莎);5名相当肯定地有某些不足,当仍然可以用于研究的当代人;从3000名大学生中优选出来的20人

经过对这些杰出人物或代表人物的研究和整体分析,得出了以下19项最重要和最有用的总体印象:

其中约有12项,在一些孩子的童年期就开始显现,然后继续发展为显著的优点,分别是(隐去上表中7项):

其余的 7,更多属于成年期的总体印象,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才逐渐出现的结果,分别是:清新的鉴赏力、高峰体验、人类同族感、对文化同化的抵制、不完美、具有坚实基础的价值观体系、二分法的消解。

因此,以上12项,如果说不能代表优秀孩子的全部,也从接近实证研究的角度,被赋予了如何定义优秀的孩子的巨大的参考价值。



现在围绕这12项其中的7项进行分析和思考,关于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特点,就建立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

1.对现实的感知能力强

是指对现实中事物的感知、理解、洞察、判断能力,总是比一般孩子要高,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未来的预测的准确率总是相对较高。

这种能力继续发展,到了成年期,就成为获得成功的一个异常重要的品质,在马斯洛选取的那些研究样本身上,不管是自然科学领域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伟人,还是人文科学领域以詹姆斯为代表的伟人,还是政治公众领域以罗斯福为代表的伟人,以及其它按照迭代法挑选出来的样本身上,都体现了对于现实极强的感知能力的特点,这种更强的感知、理解、洞察与判断能力,在重要的维度上促进了这些人获得成功。

但是,他们是如何才做到这一点呢?

为此,马斯洛等进行了一些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与缺乏安全感的学生相比,在更具安全感的学生身上,发现了能更准确判断自己老师的倾向,也就是说,在S -Ⅰ测验中,更具安全感的学生得分更高。

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更多的实验,逐渐更明显地看到,这种优势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在艺术方面、在智力方面、在学习成绩方面等等,都比缺乏安全感的学生,表现出更高的效率。

针对这个现象,马斯洛等继续通过实验寻找进一步的解释,在试验中发现,安全感更强的孩子,在需要做出判断和预测时,会更少受到愿望、欲望、焦虑、恐惧的影响,或更少受到由性格决定的乐观或悲观倾向的影响,所以他们才能更迅速更准确地看到被隐藏和被混淆的现实,同时对未来的预测的准确率总是比安全感不足的孩子更高。

因此,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结论就可以这样作出:如果说“对现实的感知能力强”是优秀孩子的特征之一的话,那么前提就是他要具有更强的安全感,而让孩子感到安全的早期养育方式,主要具有以下的根本特点:

1)这些父母对孩子发出的信号所代表的意义,相对更敏感、理解更准确、回应更恰当,在此基础上和孩子每天的“同步互动”---在理解孩子行为之下的真实意义、同步孩子节奏的基础上与其互动---比其它家庭更多,同步互动也是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安全依恋”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之一。 与此同时,孩子天生的气质、秉性特点,也被这类父母考虑到,并纳入到同步互动的实际养育行为中,往往会根据孩子独特的气质特点,预测孩子在各种情境中的反应,并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这种养育与气质特点的吻合,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安全感,同时,气质得以良好发展,并构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2)合作而非控制,比如为孩子设定重要的规则,但一定允许孩子抗议,制定规则与引导孩子执行规则,本身是一个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家庭教育过程:规则既不能将孩子限制过死,又不能让孩子因缺乏规则和界限而适应不良或感到不安全,同时在审慎制定规则之后,容纳孩子对新规则新界限不适应的抗议,并在情绪上进行支持,但绝不因孩子的抗议而中途妥协,而是和善而坚定地推进新规则的落实,这一点,优秀孩子的父母相对来讲,做得比普通孩子的父母更好

3)更多地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在情感上是可获得的而非疏离,比如父母共情能力很强,经常将心比心地感受孩子的感受,即便是在所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

4)为发展中的孩子,不停地搭建协助其更好适应世界的语言、思维和技能的脚手架

2.自我接受

优秀的孩子,对自己的接受性更强,虽然这些孩子并非“完人”,他们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他们也会因为自己的缺点而感到内疚、羞愧、沮丧、焦虑,但他们更愿意采取“接受”,而非“逃避或厌恶”的方式来看待自己身上的缺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

由于对自己缺点与不足,发自内心地接受与承认,接受一个“真实的自我”,在接受自我的基础上,这些缺点与不足所导致的内疚、羞愧、沮丧、焦虑,更容易转化为改善的动力,而不是占据孩子内心并毒害他的心灵,这些毒害容易导致孩子低自尊、敏感而多疑、撒谎、自卑、退缩。

而自我接受的孩子摆脱了这些毒害,并以此为契机,不停使自己得以改善和进步。

优秀的孩子,得益于父母首先对自身不完美的更大程度地接受,而后再对孩子的不完美的更大程度地接受:

父母更大程度地接受了自身的不完美,因此更大程度地避免了将自身的缺点与不足投射到孩子身上,如果父母不接受自身的不完美,就会将其进行投射,以防御这种因厌恶自身缺点所产生的焦虑。父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当然就成为了孩子学习的最佳榜样。

接受自身的不完美,这是获得升华的前提,而升华是抵抗焦虑的唯一有效的方式,因此,孩子也从中学到首先接受一个“完全真实的自我”,然后进行升华,不停使自己得以改善和进步,日积月累,孩子越来越优秀。

3.自发性

普通孩子的动机是:为了使他们所缺乏的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感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与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而奋斗或挣扎,而挣扎的方式外显为各种阻碍他成为优秀孩子的行为,比如:对抗、拖延、无法在较长时间集中精力做重要的事,等等。

但表现优秀的孩子几乎不缺乏任何一种基本需要的满足,他们的父母在理解什么是安全感、什么是爱与归属感、什么是尊重上,做得更好,给予孩子的满足更科学、更全面、更彻底,因此,这些孩子无须耗费精力在此上奋斗或挣扎,他们最深刻地赢在了起跑线上。

在此基础上,自我实现的类本能的倾向性,会牵引他们试图成长得更好、发展得更全面,他们发自内心地投入到尝试、实干以及雄心勃勃中,这种内在的动力性完全超越了父母的监督与提醒,他们自己会提醒自己那么做。

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们乐于那么做。

4.以问题而非自我为中心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那些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需要等一直没有得到很好满足的孩子,往往会被困在自我与父母的不安全关系中而无法摆脱,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当遇到一个他们未必会喜欢的任务或工作时,比如学习,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这些他不喜欢的事情,就好像成为了为别人而做一样,所以,他们难以做好,他们习惯将此当成一种负担。

反之,处于自我实现阶段的孩子,即便是这些任务或者工作,未必是他们喜欢的,但关注于解决问题的倾向,让他们觉得这是“自己必须要做的”,而不是“为他人而做的”。

5.自主性

优秀的孩子,是由成长性动机而不是匮乏性动机所推进的。

所谓匮乏性动机,比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都属于匮乏性动机,这些只能依赖于外界来实现,而优秀的孩子,因为匮乏性动机已得到较好的满足,就像树木需要阳光、水分和养料一样,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安全感、爱与归属感以及尊重的滋养,一旦获得了这些外在的满足物,一旦孩子内在的缺乏由外在的满足物所填补,个体的真正发展就开始了。

因此,他们不会固着在匮乏之中,成长性的内在需要成为推动他们自主前行的动力,他们逐步摆脱了依赖性,逐步实现了自主性。这种相对于外在环境的独立性,让这些优秀的孩子,即便面临打击、挫折、厄运、剥夺,也能更好地保持稳定和自制。

自主的另一方面代表着自我决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有主见自己拿主义而不人云亦云,他们对自己负责,这是一种微妙的素质,难以通过语言尽述,但却非常重要。

根据阿希和麦克里兰德做的大量实验,显示具有自主性品质的孩子,大约占5~30%,这个变动的比率根据具体的情境而定,当然这个比例之内的孩子,大概率能成为优秀的孩子。

6.超然独处

用内心和外向,来形容这些优秀孩子并不恰当,也许更恰当的形容词是超然独处

他们从小就表现出更容易自己独处一会儿,这种独处并非情感的回避,而是因为他们更有能力将注意力集中到普通孩子难以达到的程度;他们发现保持安静和专心致志并不是那么难;他们面对不满意的结果时,并不像普通孩子那样反应激烈;他们逐渐形成对情境的独到见解,而非依赖于别人的感觉或看法

7.手段与目的的统一

优秀的孩子并不刻意区分手段和目的,他们甚至往往将达到目的的手段视为与目的一体,视为目的本身

他们比普通儿童往往更有可能纯粹地欣赏做的本身;他们常常既能够享受到达的乐趣,又能欣赏前往的过程;他们有时还能将最不起眼、最枯燥的活动或任务,变成一场具有内在欢乐的游戏、舞蹈甚至戏剧

我曾看到,在我的小图书室里,六个孩子中的领头羊,在完成我布置的将图书从一个书架搬到另一个书架的枯燥任务时,那个领头羊孩子,将任务分组,高的搬上层书架的书,矮的孩子搬下层书架的书,并且一起协商制定搬运路线,并协商如何在搬运的过程中如何配合既保证速度又能在高孩子与矮孩子中展开竞赛......整个原本以为枯燥沉闷的过程,被这个优秀的孩子转变为有趣、有序、充满系统性和韵律的游戏。

以上,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安全感、缺乏爱与归属感、缺乏自尊与尊重这些类本能基本需要的孩子,会自动自发,会以问题为中心,会表现出自主的,会超然独处,会体现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因此,那些优秀的孩子,父母在养育的时候,在保证孩子吃饱、吃好、穿暖的基础上,主要精力投入到最大限度地去满足孩子的安全感、爱与归属感、自尊与尊重感上 比如他们很少直接为孩子的学习而操心,而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几乎都不是父母“在学习上操心出来的”。他们不是不愿意操心,而是没必要,因为一个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与尊重需要,都得到父母良好满足的孩子,在学习以及其它方面表现出良好的自发性、以问题为中心、超然独处、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完全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类本能驱动的结果

而往往一个在学习上让父母操碎了心而效果不好的孩子,更本质的原因,在于他的精力固着在了未获得满足的安全感、爱与归属感、自尊与尊重等基本需要上,这几个基本需要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必须得到满足,因为这几个基本需要是人的“类本能”,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如果得不到满足,按照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孩子要在学习上自动自发、以问题为中心、表现出自主的等等,几乎全无可能

其余的五项,包括谦逊与尊重、人际关系良好、道德规范、幽默感和创造性,相对容易理解,本答案因此略去



总结:以上粗略回答了什么是优秀的孩子,以及养成这些优秀孩子的父母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特点,在此归纳一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