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人生的84000种可能》读后感
《人生的84000种可能》
No3-《人生的84000种可能》读后感知道这本书,源于自己参加的读书小组,最初几周的读书统计中,总是看见大家的书单里有这本书。也因为自己是奇葩说的粉丝,对艾力印象不错,总觉得他是辩手中相对正派和清爽气质的人,并且一贯保持着自己本色出场,实诚靠谱。所以,终于有一天在逛书店时忍不住买下了这书,把它当作人物传记安排进我的读书计划。
这是一本非常易读的书,285页中去掉32页的图片,250页左右的实质内容,我大概只用了2个小时。如果说前57页我还是认真的读,那么剩下的200页,基本就是“翻”书。这是目前为止,非小说类别中,我读的最迅速的一本书,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从昨天中午翻完,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
标题是很吸引人的,84000种可能,感觉开启了人生无限希望,无数方向。
目录也是很吸引人的:谁都有被生活花式吊打的时刻、追随者永不领先、打造属于自己的知识树等等。
金句更是特别吸引人的:“思想在远方、行动在脚下、关怀在内心。”、“局限在自己的小舞台,就无法跨界到真正的世界中心。”、“昨天的成功对今天的你来说如果还是大事,说明你今天什么大事都没做。”等等,几乎每一章的开头封面语,还是挺有深意的。
但是,如果把上面这些吸引人的东西统统去掉,剩下的部分,基本上没有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了。
作者写了自己的经历,把他自我成长的过程,配合一些真实案例描述,还经常会有小故事做引子,但是为什么我却会觉得一无所获呢?
套路,此书其实充满了套路。
虽然作者在第三章第三节提出“我们能不能少点套路,多点真诚”,并一再说自己是走真诚本色路线,但是就这一本书来看,从标题到排版到内容的编辑,却分分秒秒都是套路。
每一章节的内容,基本都包含三要素:名人言论、自己的小故事、别人的案例、总结今句。甚至有些顺序都是一样,开章引用名人示例,比如:俞敏洪在哈佛大学的报告会上提出的“5B”理论、《中国合伙人》中的某一个场景、新东方的演讲等等,然后带出自己的一些经历,提出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再摆出小故事或案例,最后用今句或名人名言或其他书中的言论做升华结尾。
这种手法,得益与作者参加过无数次的演讲和辩论,太熟悉和了解底下的观众关注和喜好是什么,所以是为了吸引观众而做。
相比之下,这周前三天读的《居里夫人自传》真的只能用“朴实无华”来形容了,全书191页,居里夫人自己用了77页,记录皮埃尔一生用了90页,剩下20多页是居里夫人写给皮埃尔的信。
没有对比没有伤害,如果不是我先读了居里夫人,不是巧合地把两本书安排在一周内,那么我也不会有如此强烈的情绪反应。真诚,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做出来的,是真的一天一天,一分一秒的时间累积而成的。
我突然明白,人物传记,还是要多看那些历史上真正的大家,留存下来的自传经典。当代的“名人”事迹,还需再多待些时日的考验。现在想来,这也是一种收获,辨别真人物和真真诚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