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芳草鲜美”

2024-03-27  本文已影响0人  青箬笠0

《南渡北归》中有一段文字,写逯钦立认为《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应该是“芳华鲜美”。

    说: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的版本及选本都将“芳华”作“芳草”,唯南宋有两个本子(岳南:曾集本《陶集》与苏写本《陶渊明集》)作“芳华”。

  逯钦立认为应作“芳华”而不是“芳草”,理由是,首先,这一段文字所描写的是一幅十分完美鲜红耀目的桃花林景象,中间不容夹杂绿草,破坏意境的纯美,这是重要的一点。其次,陶诗中多以“华”作“花”的诗句,如《荣木》诗云:“采采荣木,结根于兹。晨耀其华,夕已丧之”等。这里的“华”可作“花”解,二字通用。《诗经·桃夭》中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早已开其先例。况且以“鲜美”形容桃花,正切合其鲜艳美丽的形象特征。如果把它形容成绿草,就觉得不伦不类,很不切合。因而应作“芳华”解。(《南渡北归》第十五章)

  “华”确实可以做“花”讲,除了《诗经》中《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如成语“春华秋实”。

  不过逯钦立认为桃林中不容许有绿草,也未必。桃林间地面上有野草也可以说得过去,因为现实生活中桃林中也可以有绿草。感觉陶渊明写这篇文章,对桃林是充满赞美之情的,鲜艳美丽形容桃花倒也贴切,并且面对一片桃林,首先看到的应该是一树树桃花,地面上的小草确实不太引人注目。

  附: 成语“春华秋实”

  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邢颙传》:“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春华秋实”。

  成语故事

邢颙,三国时期河间人,性情高洁,朝廷套次召他做官,都被他推辞了,后来他更改了姓名,跟随当时有名的学者田畴四处游历。曹操平定了冀州,邢颙听说曹操法令严格,就来到了曹操的身边,曹操早就听说了邢颙的名声,就任命他为自己的儿子曹植的家丞,邢颙上任后严格按照礼仪制度来要求曹植,没有半点让步,使得曹植十分讨厌邢颙。而在当时,庶子(官名,为太子属官)刘桢也以文辞优美著称,并与孔融、王粲等人并称“建安七子”。曹植因而非常喜欢刘桢,故而亲近刘桢而有点疏远邢颙,于是刘桢便劝谏曹植说:“您的家丞邢颙是北方有名的贤士,他不仅清静寡欲、秉性高洁,而且作文言简意赅,是真正的儒雅贤士,而我实在不能和他平起平坐。但是,现在我却得到您如此特殊礼遇,邢颙反而被疏远。所以,我私下里担心别人会认为您亲近无能的人,怠慢贤士,喜欢庶子的文采却抛弃家丞的德行。”刘桢劝谏曹植时提到的“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后来被压缩成“春华秋实”一语。(百度百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