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策略大本营2:自由,平等,友爱。想法

李雨桁:我为享受经历而生

2020-01-07  本文已影响0人  海创人物汇

"

李雨桁

细雨汇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学校:美国〡哥伦比亚大学

坐标:中国〡北京

行业:定制旅行

"

|元元

|李雨桁

采访|百惠

编辑|李文博

采访前看到李雨桁的简历,优秀二字立刻浮现在眼前:拥有超过十年公司治理及团队管理经验,曾分别于一线互联网公司,全球顶尖管理咨询公司及世界500强企业担任高管,现任细雨汇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这些“金光闪闪”的文字,让人不禁好奇他的经历,他的故事。午后、北京,我们如约见到了李雨桁,在一个半小时的采访中,步入了他的创业世界。

△ MG专访短视频

01

从来都不是简历中的那个好学生

高中时的李雨桁,是一个很“单纯”的孩子——出生在不错的家庭,无论是学习还是将来的出路,似乎都不值得18岁的他担忧。直到考上北京的大学,他才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

和其他初到怀揣梦想来到首都的同学不一样,李雨桁的大学和专业都不是他自己的第一选择,而是父母的决定。“很多年后你会发现,别人做的选择可能永远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离开舒适区之后的迷茫,加上对未来的不确定,大学四年,李雨桁变成了一个典型的坏学生,“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 的他甚至在毕业时差一点没拿到学位证。

对学习不怎么感冒的他,把许多时间都放在了课外兼职上。他很喜欢类似家教这样的工作,因为这给他带来了校园、书本之外的不同感受。他可以通过这些经历认识许多不同的人,从他人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理想。他迷上了这种类型的工作,以至于在别的同学大三找实习,大四找工作的时候,他还在进行着自己的“事业”,完美的错过了毕业季。

那时候的李雨桁,最喜欢的是一份调酒的兼职,他甚至想过毕业后做一名专业调酒师。但思想的触动总是发生在不经意间。当他毕业后还没找到工作,简历上没什么拿的出手的经历和奖项,连心仪公司的第一轮筛选都过不了时,他认真问了自己:“仅仅因为‘喜欢’而带来的结果,真的是自己未来想要和接受的吗?”

他放弃了调酒师的梦想,开始踏踏实实的找工作,去和下一届的同学一起实习、面试。一开始,他想做咨询方面的工作,但咨询是一个有很高门槛的行业,他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没有任何的优势。退而求其次,他找了一个和咨询很接近的工作,去尼尔森做市场研究。工作5年后,李雨桁如愿进入了一家咨询公司工作。

02

用不一样的方式,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天使和魔鬼并存” ——李雨桁用这句话来形容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人们看到的是他拿了很多的奖项,获得了多少成就,但很少人知道,在这些年的时间里,他被不同的老板开除警告了三次,在多少个夜晚为了工作加班至深夜。李雨桁又开始了毕业找工作之后的第二次思考:“人要有一段时间去认真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为了获得想要的成就,究竟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2016年,对李雨桁来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他对自己接下来的发展产生了迷茫,他是一个生来就追求经历的人,如果在咨询行业接着干下去的话,未来20年的方向似乎都是确定的,这样的日子不是他想要的,他渴望改变。

于是他给了自己两年的时间,一方面让自己获得知识方面的提升,另一方面是去思考未来人生的方向。他希望可以跳出国内工作的背景,和国际上的先进文化技术有更多接触机会。李雨桁告诉自己,重返校园读书,这个一直以来都存在于脑海却从未真正实现的想法,是时候去将它变为现实了。

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里,李雨桁认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朋友,他们的创业故事、工作经历对迷茫期的李雨桁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和激励,朋友们聊天谈到的是企业成长经,交流的是那些不足以为外人道的工作技巧。

思维模式的转变也成了李雨桁最大的收获,一方面,他跳出了工作十年的圈子,看到除了客户、项目、商业之外的精彩,他的同学里,有从阿富汗战场回来的美国大兵,有沙特王室的成员,和他们上课交流的过程,也是思想碰撞产生火花的过程。在学校的日子,他有了更多时间去思考,这对他毕业后的创业也是有非常大的帮助。

其实早在2009年,李雨桁就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在热爱旅行的他看来,旅行的意义在于认识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不同地区的人,可以在那一段时间里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当地的文化生活中去。

那时候在咨询公司工作的他常常要出差,就在一次又一次的旅途中,他发现,对经常需要出行的人来说,怎样在旅程中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怎样让经常性的出行变成一种享受其实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基于这一想法,他联合创办了国内首个且最大的常旅客网络论坛,并在15个月内将论坛活跃用户数量提升400+倍。

李雨桁清楚的知道,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所需的不仅仅是技术、资金,更多的还包括思维、人性。很少有创业者敢说自己是各方面知识都具备的“优等生”,但这种知识储备方面的缺点,并不意味着致命的“先天不足”,创业者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克服。

他在做咨询顾问的时候,有大量的涉猎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例如帮助一家传统银行去完成数字化改革运营,在这些经验中,他认识到了大数据对各种行业的赋能,可能带来的变革,也为现在的创业项目定下了基调。

03

让每个人,拥有自己专属的旅行

从旅游爱好者到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李雨桁深切的感悟到,当真正投身于行业内时,很多诗与远方,都会变成想要解决却解决不了的问题。

例如:行业内项目价格不透明,价格虚高,差价会流向莫名其妙的环节,价格虚低,旅游者的体验又会大打折扣。旅游行业,迫切需要更加透明的市场环境,这也是李雨桁把自己的创业项目选择由平台开启的原因——平台可以给双方提供一个更加公开、透明的场所。

“旅游行业其实还是一个相对来说发展比较缓慢的行业,各大公司的业务还是大多数停留在人对人的服务上,运作效率和整体效率还是比较低的,这样也导致了旅游行业只是外表看起来光鲜,实际上运营成本很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使得交易双方有一个平台去高效交易,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识别用户的需求,可能提前识别潜在用户的需求,自动地去链接供应端产品库,为客户设计他们所需要的行程,即使是在行程进行中,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也可以很好的去应对突发状况,满足和解决客户的需要,行程结束后和客户在线上保持一个很好的联系。”

他介绍说,创立逸鹿同行最初的想法就是想用科技去改变人们的生活,他希望科技的力量去驱动一种商业模式的转型,或者尝试去寻找一个改变行业的机会。

李雨桁自身在旅途中就曾经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也一直在思考,哪些是绝大多数的旅行者都会遇到的,哪些是旅行者很难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的,同理心发散,李雨桁想到了用自己的技术去做一件帮助他人的事。

“举个例子,许多人在出行前可能都会认真做攻略,安排满满当当的行程。但真的出门在外,很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导致后面许多的计划不能实施。但是我经常会想,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人们解决这个困扰。那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确是能为我们的想法赋能的。我们如果只追求个体因素的最大化,往往很难成为一个长期化的目标,那就更不可能去承载一个企业的发展,对我来讲,一个企业要想长期发展甚至说达到百年老店的目标,那它一定要和社会、和社会中其他的企业有一个共生互赢的关系,否则就很难生存下去。对旅游行业来说,也就是要努力创建透明高效的交易环境。”

04

续创业者的自我修养

“不管是在互联网公司,还是咨询公司,我都是以一个员工的身份去开展工作的,对普通员工来说,保质保量完成手头的任务其实就是最重要的。但作为一个创业者,要考虑的工作就远远不止这些。”

现在的李雨桁,每天都要去面临很多的不确定和风险,这是在他先前的工作经历中不太会遇到的状况,怎样去和这些不确定打交道,怎样接纳这种不确定性把它视作一种工作常态,成为了他独自创业面临的第一课。

李雨桁的创业原则

01

未雨绸缪

从源头上去预防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提前把每件事情想的更加具体,永远给自己准备Plan B。李雨桁笑道,现金流、资金链对过去的他来说可能只是公司考核的一项标准,可当他自己成立公司后,一段时间里最头疼的就是怎么给员工发下个月的工资。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要更加慎重的去做出决定,想好每个决定的风险,将失败要承担的后果降到最低。

02

承担责任

李雨桁说,在公司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去考虑怎样服务好自己的客户,怎样得到老板、上级的认可,怎样让自己的团队更好的成长。但当真正开始自己创业之后,很多的决定都变得没有那么容易,因为要考虑到的问题变得更多了。

每一个公司的员工,他们就像家人一样在支持你,和你一起打拼你所期望的事业,因为共同的想法,大家聚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家庭的家长,做的每一个决定必须要为每一个员工负责。

03

终身学习

曾经,作为一名咨询顾问,李雨桁每天的工作都在接触许多不同的行业,他要求自己必须每天学习新的知识,但是这种学习在大多数时候都只是浅尝辄止。为了成为一名更合格的创业者,他不断更新着自己的技能,也是在学习更多专业化的知识。

创业团队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对创业者来说,自身具备一定的能力,或者说个人魅力去吸引怀揣“十八般武艺”的同伴加入你的团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创业初期搭建框架阶段,不同的知识碰撞才能锻造出一支优秀的团队,创业者才能快速的补齐自己的知识短板。

“对我来说,需要学习的方面还有很多很多。现在我越来越倾向于让自己成为一个深度学习者,因为对创业者来说,一知半解是绝对不可以的,很多时候只有自己有了一个确定的答案,你才可以去回答员工的疑惑,去为公司的发展选择更合适的方向。”

05

十年之约

作为一名创始团队的CEO,李雨桁承担着的是比之前任何一份工作都要大的压力和责任,而且这种压力是很难去定义的,没人知道随着公司的发展,他的任务是会越来越轻松,还是会越来越有挑战性。

不过,无论工作再忙,李雨桁也会通过自己的爱好去释放压力,就像他热爱跑步一样。在他看来,跑步和创业的感觉很像,刚开始跑步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个临界点,觉得自己再也不想坚持了,但是慢慢的咬咬牙也就过去了,创业的过程,也是如此。

采访的最后,我们问了李雨桁一个问题:想对十年后的自己说些什么?和许多受访者不同,他并没有直接说出答案,而是带我们又一次回到了十年前的2009年,那一年,他被不同的老板fire了三次,也拿到了业界内的国际大奖,毫无疑问,那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折点。

或许十年后的自己还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抉择,但李雨桁想对自己说的话不变:明白自己是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一步一步按照自己想的去做,因为:优秀,不止一种表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