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读书总结 21号李依宸

2018-06-24  本文已影响0人  星宸依

21天的阅读训练营收获颇丰,不仅养成了业余读书的好习惯,读书速度明显提升,心流增强,专注度训练也ok,以后会继续保持输入的习惯和速度,争取早日实现N年前立的flag:每年50本书。

第一本书:《沉默的大多数》

评价:3星半

王小波的作品主要分为小说和杂文两种文体形式,他以小说承载他的“疑”,怀疑和质疑,用杂文表达他的“信”,信仰和信念。

多数人知道小说家王小波,是在他逝后。在他生前就知道和喜欢他的人,多是因为他的杂文和随笔。可以说,王小波的小说表达了他的主要价值观念和美学趣味,而杂文随笔是他小说写作的余墨,也是他参与生活的方式。他通过写作杂文来表明“对世事的态度”。《沉默的大多数》、《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肚子里的战争》、《弗洛伊德和受虐狂》都是他的杂文代表作。

在杂文写作中,他首先要“反对愚蠢”;其次,他“还想反对无趣,也就是说,要反对庄严肃穆的假正经。”总的说来,他的杂文既反对愚蠢,也反对无趣,而他真正做到了两点——“智慧”和“有趣”。

你去读王小波的杂文,就会发现,他的杂文游走于个体与人类、外向与内省、幽默与严肃、情感与理智、常识与哲学、逻辑与悖谬……的多重张力之间,形成了他风格独具的“小波体”。

王小波的读者两极分化很严重,他的文字有趣、生动且有独特视角,但是在我看来更像是个文笔很好有思想的喷子在无病呻吟,个人评分为啥不高,大概还是自己的水平不够难以找到共鸣。后面会追读小波的成名3时代,希望找到不一样的赶脚。

第二本书:《温迪嫲嫲讲述绘画的故事》

评价:4星

做为绘画艺术入门安利给大家,很适合做青少年的入门读物,非常适合下午茶以及读给孩子做睡前故事。

温迪·贝克特嬷嬷1930年生于约翰内斯堡,孩提时有五年是在爱丁堡度过的。16岁时离开南非到英国,加入圣母院修女团,见习结束后,她被送到牛津的圣安尼学院,在那里她获得了英语学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1954年,温迪嬷嬷回到南非任教。后来,在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作讲座。1970年返回英国,在诺福克的卡摩莱特修道院过着闭门隐修的冥思生活,这本温迪嬷嬷讲述绘画的故事就是在这个时候写的。这本书内有1000多件旷世杰作的彩图,加上娓娓道来的解说,温雅隽永,使人如坐春风,领受艺术的熏陶,心旷神怡

1992年春天,温迪·贝克特嬷嬷暂时离开了她离群索居的诺福克修道院,随旅行队去参观了英国六座城市的艺术收藏。她由衷地希望和别人一起分享来自她面对面地观看画作时的欢喜与快乐,而以前她只能看到这些画作的复制品而已。

温迪嬷嬷有一系列与艺术有关的丛书,感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铜版纸的印刷非常精美,这本书也是三联书店点阅率最高的一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