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豆的舞女》情节梳理
一段时间的关于《伊豆的舞女》精读学习告一段落,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情节设定在小说创作中的重要性,啄木鸟伯乐本次作业要求是:完成《伊豆的舞女》作品情节梳理。距离上一次的“小说三幕式结构分析”一课时间久矣,说来惭愧,基本已经忘了所学何为。只得又返回头再学一遍,再次试着将本篇情节做出梳理,还请老师同学们不吝赐教。
首先,贯穿《伊豆的舞女》一文中的线索是:“我”和薰子之间朦胧的爱情。
说起爱情,比起爱得轰轰烈烈,初恋就有不同的意味了,尤其是那种若即若离,欲拒还迎和羞涩难耐,就好看得多,再加上川端康成笔下设计的“我”和“薰子”最终也没能表露心迹,使得这场意外的邂逅成为遗憾。这样的设计也恰恰展现出作者深刻的思想表达,也应了之前鸟伯乐给我们上课时讲到的“同样的主题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这一点,我想,这也应该是“异质性”的一种吧。
既然了解了主题,主题的方向也是对的,那就要看怎么铺陈。从整体上把握故事走向就体现在结构的合理性,好比结构是一棵大树,即使树叶落尽,它的“主干”和“支干”也是相通的。所以,我试着用三幕式结构来解读一下《伊豆的舞女》这篇小说。
第一幕,即开端。开端的作用是设定,给全文设定基调、社会背景,交代主角人设或背景、困境等。但这里不是高潮,因为后边才会深入。
看回原文。开篇交代了故事的发生背景,是学生身份的“我”在独自旅行时几次偶遇舞女一行人,并巧妙地交代了这已是“第三次”遇到他们,且通过“我”的行色匆匆暗自揭示此刻“我”想再次看见舞女的迫切心情。文中通过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把故事的节奏进行推进,代入茶馆温暖的室内和寒凉的室外,这样的对比,把“我”和舞女一行人在身份上的差异以及故事发生的时间也表明清楚。并且设计了茶馆老头子的病态模样和“我”给他们留下钱物这样情节,将“我”本性善良这个人物特质做铺垫,尤其是在这里写到一个“我产生了邪念”的小细节,但其实这个“小坑”是在为后文“我”这个人物对薰子的情感发展做铺垫。
第二幕,即发展。这也是最好看的部分,此处大量的冲突出现了(大小冲突都可以有),彼此交织,高潮迭起。
看回原文,这个部分的内容很多。分别记录了“我”第一次和薰子对话时她羞涩的模样;为了能和她多些相处的机会,“我”和荣吉从故意搭话接近到后来成为朋友;了解舞女的家庭和他们的日常后,“我”尽自己所能在精神和经济上提供帮助;最重要的是,与薰子接触得越多,“我”内心中原本出现的猥琐的念头反而被担心和欢喜占据(这也是这部作品里非常高级的表现手法),直到情节发展到这里,作为读者才能够确信,“我”是动了真感情,而不是逢场作戏,这里边设计了三个小细节,一个是“我”和薰子下围棋,一个是薰子让“我”给她读书,还有一个是“我”和薰子一起爬山时的情景,这种静谧的美好,朦胧初恋的情感流动,尤其是年轻人的那种活力感,真的太让人喜欢了。本以为这段美好的恋情会有“结果”,谁知川端康成笔锋一转,又设计出“我”看到荣吉一家人生活的窘迫,所以再次提供经济协助,也因此花光了所有钱财不得不提前返程的结果。而不允许薰子单独和“我”外出,也注定了这段恋情的“无终”。
第三幕,即结局。结局其实并不是说平平淡淡就走到底了,因为那样不好看。这里边其实可以是和前情(最初设定)作补充的。这里还可以设计“特殊事件”。但它的出现是为了完善人物个性,提升故事意蕴的,一般来说,开放式结局比较受用。
在这部分,码头上,薰子悄然来送行,却又不说话。两人的告别没有眼泪,没有承诺,却又有千钧之力,似乎结尾处写薰子在舢板摇动着手里白色的东西,这一幕成为定格。定格了思念和遗憾。但川端康成并没有在这里结束整个故事,而是又设计了一个失去儿子的,几乎没有行动力的带着三个孙子的老妇人和另一个独行少年。我猜他们的出现也是为了拉长前情的遗憾——虽然航途短,但“我”依然可以与他们形成“被照顾”和“亲近”的关系,可是“我”追了一路的薰子却只能留在回忆里了。
这个结局也是开放式的。文中的“我”两次落泪,可以理解为对这段恋情的不舍和遗憾,文末写“我的头脑恍如变成了一池清水,一滴滴溢了出来,后来什么都没有留下,顿时觉得舒畅了。”我个人的理解是,过去的一切已经过去了,虽然舞女一家人盛情邀请我再去做客,但大概率,“我”不会再遇到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