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3《终身成长》听书感悟

2020-04-04  本文已影响0人  推窗赏景lp

一、听书感悟

在听樊登老师介绍的《终身成长》这本书时,首先,我颇有些自信,认定自己就是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因为我一直坚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如书上所说,我欣赏天赋,更崇尚努力。

其实,我注意到了这本书的读者范围是非常广的,适合家庭,也适合学校,适合学生,也适合老师;适合企业,也适合社会,还适合体育界,适合领导者,适合社交者,适合恋人间,适合运动员……也就是说,不管你是谁,你是什么身份,只要你愿意,你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能够帮助你的地方。

而让我感兴趣的,应该就是教育方面:

一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思维模式。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父母,不在乎孩子的兴趣和潜能,只要求孩子达成他们所期望的成就;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父母,不仅会给孩子设定一个奋斗目标,还会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他们尊重孩子的兴趣,重视孩子拥有完整的人格,鼓励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活得更好。

二是老师教育孩子的思维模式。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老师,会营造一种充满评判色彩的学习氛围;而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老师,会创建一个充满信任、没有评判的学习氛围。他们注重怎么教会学生,而不是刻板地评判学生。他们致力于教会学生热爱学习、教会学生自学和思考。就算学生当下水平不足,他们也会指导学生如何缩小差距。

樊登读书里介绍的很多书都是工具性的,不仅给你指出问题所在,还教会你怎么解决问题。在认识到“成长型思维模式”的重要性之后,书里重点介绍了如何培养的方法:1.掌握称赞的方法。不去夸奖孩子的能力,而是去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不是夸他们聪明,而是要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所以说,夸的方法也很重要。2.正确面对孩子遇到的挫折。父母要学会引导孩子面对和处理挫折,把挫折视作学习的好机会。3.重视孩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而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四个步骤则是:接受(承认、面对,接受固定型思维模式)--观察(明确出现的原因)--命名--教育(重点是沟通)

我们要认识到:成长型心态并不是遗传而来,而是教育中培养的。我们要多夸奖孩子努力的过程,在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模式上,关键有两点:第一点要关注成长而非天赋;第二个要学会建设性批评,一起商量怎么才能做得更好。我们要给孩子高标准的教育环境。

但最让我震撼的,则是樊登老师对于“虚假的成长型思维”的解读,我一直在想,我是不是“虚假的成长型思维”啊?为此,我仔细对照了以下三点:一是积极的心态并不代表就是成长型思维;二是只关注努力。要认识到努力不是全部。努力的方向不能错!怎么努力更重要!三是对孩子说你可以做任何事。要帮助孩子去发现他的优势,要让孩子自己认识到,只有经过自己足够的努力,才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

姑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

放下自我的三个建议:一是接纳,二是觉醒,三是行动,四是寻找亮点。努力觉醒自己,成为一名好老师好父母!

二、思考题:

请想想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体现了固定型思维,并导致不好结果的一件事情。当时这件事是如何发生的,你是怎么想的?如果重来一次你会怎么做呢?

我想说的是发生在我教育孩子上,我本以为是应该是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家长,但现在回头看,自己在教育孩子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小的时候,我认为要学一样乐器比较好,在比较之后,选择了二胡民乐器。其实,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还是比较痛苦的,他的兴趣并不高,不会主动练琴。我当时想的就是,不管怎么样,一定要考过十级。虽然之后勉强真过了十级,但是考过级后,就进入初三,后来到了高中那几年,他都一直没有摸过二胡。当然,我也相信,或许进大学或上班后的某一天,他能够想起二胡,甚至拉起二胡享受音乐带给自己的乐趣。如果重来一次,或许我会给孩子选择的机会更多一些,让他多尝试几类,然后不断正确的激励孩子。

另外,我在正确面对孩子遇到的挫折的方面,感觉自己做得也是不够好。在印象中,除了学习,孩子在生活中遇过两件比较大的事,一是他自己和同学在穿过马路时,与一辆骑电瓶车的人相遇但没有相碰。骑车的人呢,为了让他们,自己摔在地上,然后拨打了110。我们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在庆幸孩子们没有受伤的同时,我们没有过多说些什么;二是初三那年寒假,我们一起到哈尔滨去滑雪,谁知到了滑雪场,孩子就无意中撞到了一位五十岁左右的男人,庞大的身躯让那位滑雪者摔倒在地,不能起身。当躺着担架上的滑雪者提出各种要求时,我们都满足了。事后,我们没有过多的去引导孩子,现在想想,不知道他的心里留下了什么阴影。现在孩子还在备考中,去年的失利会不会影响今年的发挥,我一直也没有去和他深入交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