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字集文学空间诗歌•美文•艺术作品荟萃

《诗经》之美是为抵抗王权的残酷!

2023-04-15  本文已影响0人  夏欲诗文字坊

虽然《诗经》不及《河马史诗》具备叙述史诗的胸襟和气魄,但是《诗经》更符合当时的国情和民族性情。

《诗经》通过对现实主义传统手法的开拓,展现了春秋先民们的历史发展脉络。摄取广阔社会风貌,涉及祭祀、农事、战争、爱情等,描摹了民族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感。赋比兴与重章叠唱的交错融合,构建了四言诗的美学巅峰。

1、开创现实主义传统

“现实主义”一词引用自十九世纪欧洲,指以现实社会为描写对象的小说题材,为何《诗经》也被称为“现实主义”?

这当然是后来学者的重新定义,因其描写现实社会的种种内容而被判定为“现实主义”手法!

事实上,回到最初,远在《诗经》诞生的春秋时代,《诗经》的创作手法更接近于同时代流行的史,只是将祭祀事件、农业活动、爱情故事、战争事件等如实记录下来。

不过在创作手法上,《诗经》将四言诗运用得炉火纯青,更为精练,读来朗朗上口,意蕴无穷,感觉上也更为接近上古歌谣以及口语,所以被称之为“诗”,流传甚广!

2、王权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相比祖先专注于狩猎生存,春秋时代的人民已经逐渐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王权的出现,重构了历史,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面貌。

《诗经》描写范围的扩大,其实也是王权辐射的具体呈现,只要仔细分辨就能在社会各方面发展王的影子,如影随形!

《七月》虽看似是根据时令描写记录农业活动,实则是对王权的漠视与超脱!

诗中已经能够看到二十四节气对传统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但是春日在农田进行采集劳作的妇女内心却很悲伤,担心“殆及工子同归”,害怕被公子带走。

普通百姓不仅要为王进行繁重劳作,连自己的妻子也随时面临被安排与公子“同归”的要求,而这种要求在“天下之土,莫非王土”的时代竟然普遍存在,人权彻底依附于王权!

就算到了寒冬腊月,劳动人民把肥壮的猪敬献给了王,自己只剩下小猪仔时,农人却也会在围坐共饮酿酒时,感到发自内心的快乐!

王试图榨干他们的劳动力和物质财富,但他们依然能在艰难贫瘠的生活中,捕捉到生存的喜悦,那是人之所以存活下来的痕迹!

历史随着改朝换代而逐渐被湮灭,王只是统治阶级的代名词,但是又有谁记得他们真实的姓名。而与大地同呼吸共命运的人民,却将血脉熔铸进生活,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改变着大地的模样,也唯有他们能真正享受丰收的喜悦!

3、《诗经》中的祭祀诗、战争诗及婚恋诗

在《诗经》中,祭祀诗和描写战争的诗也比较多,前者显现了统治阶级对自身优越性的深信不疑,企图通过“娱神”的祭祀活动来占卜为止,预告吉凶,以使自己基业长青,而这源于王内心对王权丧失的恐惧!

再来说描写战争的诗歌,《与子同袍》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战士被抛弃在荒诞的战场上,对归期丧失了信心,而艰苦的作战环境又加剧了故乡亲人的思念,而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源也是王权渴望扩张!

再来说《诗经》中占比较多的爱情&婚姻诗,倒是和王权保持了适当距离,也最为人称道!因为它们更触及人纯真自在的本性,“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百转千回的思念化作“辗转反侧”的可爱愚笨;“匪我愆期,子无良媒。”不是我故意拖延婚期,而是你们家一直没有安排媒人正式上我家来提亲呀,将恋爱中的曲折展现得生动自然!

4、《诗经》吟咏之美

除去题材,诗经本身的4言句式之美,也是难以媲美的。

字少但有质地,也就是所谓的“字质”,读来流利婉转,朗朗上口。

由于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对自然景物的传神勾勒,营造出圆融清新的诗歌意境,为抒发人物感情做足了铺垫。通篇采用重章叠唱手法,每段在相同位置替换重点字、词,将情感层层推进,却意蕴无穷,耐人寻味!如《桃夭》、《硕鼠》、《关雎》等名篇!

崇尚中和之美,温柔敦厚既是我们民族性格的典型特点,也是我们的艺术审美追求!孔子将《诗经》的特点概括为“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淫”在当时指过度之意,情感的表达不宜过度,适可而止!所以《诗经》原本称为《诗三百》,在古代社会,因其孔子的推崇,又因其教化作用为统治者所欣赏,所以被尊称为“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