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读后感

2020-07-03  本文已影响0人  静爱说

每天断断续续抽时间,经过一个星期,终于读完了俞敏洪写的《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

封面的老俞肤色黝黑,带着岁月的沧桑,双唇紧抿充满坚定,透过圆圆的镜片,双眼注视着前方,是对过去创业之路的凝望,也是对未来之路的探视。

370页,一页一页,一个字一个字读完。由初出茅庐,试水江湖,一路上的创业维艰,经历了风云变幻,雾里看花,到走向国际,回归本质。创业不是头脑发热、一时兴起,需要有强大的决心与毅力,面对各种问题与困难的勇气,以及解决的办法与魄力。

每一个公司都是从最初的一无所有慢慢发展起来的,当初的教室没有风扇与空调,只能用冰块降温,晚上停电,就点煤油灯与蜡烛。因为挺过了每段路途上的艰难时刻,所以今天“新东方”三个字才能让所有人仰视。

在创业热的时代,有无数的创业公司夭折在了路上,不为人知,新东方能存活下来,并且发展越来越壮大,是偶然也是必然。

偶然是因为也许一个错误的决策,可能我们今天就不会听到“新东方”三个字;必然是因为创始人老俞的人品、格局以及他坚定的信念。

人品,是大家信赖他,愿意帮助他的基础。最初办学资质不能顺利办理,还好他遇到了自己的学生,因为学生的信赖,资质终于得以办理,才有了后来故事的一系列发展;组织创业团队,他的北大同学们愿意放弃国外的发展机会,回国与他一同打拼,形成了一群海龟和一只土鳖的创业团队。

格局,他始终将公司的发展放在首位,放弃个人利益。他一度放弃董事长位子,让贤,只为了让公司更好地发展。他坚决不做假帐,后来在经历浑水公司打压、质疑时,才能完好地存活下来。

信念,让他与ETS能够达成战略合作,让老虎基金进入新东方,从而推动了新东方的上市。

看完本书,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或是一笑而过,或是充满崇敬之情,或是感同身受,百感交集。不管怎样,成功并不能掩盖曾经遇见的困难与困惑,现实总是比电影更精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