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杂谈】读书无用?一切皆为概率
关于学习,庄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说:“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逐无涯。”
说的是,知识是没有尽头的,而人生终究是有尽头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哦,那估计是很happy的吧。这曾经是小火君奉为人生信仰的一句话,直到,小火君读到了这句话的后半句:“则殆矣。”

连起来的意思是:人生的生命是有尽头的,而知识是没有尽头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生命,终归会精疲力竭的。
这意思是:让我不要读太多书?等等,我需要静静的思考一下人生。
读太多书真的不好吗?在小火君的认知里,读书确实是一件非常辛苦,需要不断付出成本的事情。但是,付出与回报好像也确实不一定成正比,比如小火君的工资......

好想,好想唱一首凉凉。
这样看起来,好像读书并不能与收入成正比啊。是啊,那肯定很多人有疑问了,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要读书呢?穿不暖、吃不饱,也不能带来实际收入。
而我们的身边经常也会充斥这样的言论:
“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你看隔壁二丫嫁了个土豪很不错嘛,听说还是拆迁户。”
“小学没毕业的私企老板,手下管的都是研究生,学历这些玩意,也算不得什么嘛。”
“你看你读书都读傻了。”

读书或者说最直观的学历,真的不能带来高收入吗?今天,我们就用统计学的知识来破解这个问题,看清事情的真相。let's go!
幸存者偏差:你看到事情的另一面了吗?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的科学,通过分析处理数据,得出结论。所以,统计学的基础是:一切以数据说话。
但是,数据并不会真的开口说话。更多时候,我们需要通过分析,才能得到结论。但是,如果我们的数据并不全面,那可能就会产生偏差——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最著名的例子,来源于二战时期的飞机。
二战时期,英军和德军展开了激烈的空战,为了减少战斗损失,英军决定为飞机增加护板,可是应该在哪个位置增加护板成了让人头疼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军请来了统计学家。统计学家按照1:1的比例画了一张飞机图,把那些受伤却飞回基地的飞机中弹的位置描绘在图上,大家认为应该把中弹最多的地方——机翼加强防护。但是,统计学家却认为,那些没有被描绘的地方——机身才是应该被加强防护的。
事实证明,统计学家的推断是正确的。在机身加强防护后,大大增加了中弹返回的飞机数量。

而这,就是幸存者偏差。由于,我们只能看到一些幸存下来的数据,所以往往忽视了数据背后的真相。
而同理,当我们去看待社会上的成功人士时,往往低学历的成功人士,会受到更多的关注,而忽视了其背后广大学历低而没有成功的人,而高学历的落魄的人士也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从而忽视了高学历的成功人士,正是这些沉默的数据——幸存者偏差,才导致了读书无用这种错误的结论。
真相是什么?用真实的数据说话
在《2017社会大学英雄榜》中,国内登上胡润百富榜的2000多位资产超二十亿的富豪中,有一半的人都是低学历。
如果只是单独看富豪榜的数据,很容易得出:读书无用的结论。毕竟,不读书,也有50%的几率进入富豪榜。
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抛开基数谈概率就是耍流氓。
这条数据的正确解读是:在中国,2016年末大约有13.8亿人口,其中本科及以上的只有3800万,本科以下则有13.42亿,低学历的人比高学历的人多35倍,而他们进入富豪榜的人数基本相同。所以,拥有高学历的人比低学历的人进入富豪榜的概率要多35倍。
事实上,高收入与高学历一直是呈正比关系。据美联储St.Louis分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家庭中受教育程度与家庭净财富之间的比例是呈正相关的。数据显示,硕士以上学历的家庭比高中学历家庭的百万富翁要多30倍。

而在国内,去看看各个公司的高层领导,你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普遍的规律:高学历。

我们当然承认不需要学历的证明,有些人就可以很成功。毕竟能力不完全等同于学历,但是在概率上,我们必须承认,拥有高学历的人有更高的概率去获得成功。
改变命运:读书依然是寒门学子最好的道路
2017年,一个叫做熊轩昂的高考状元说出了一席话,引发了一众关于阶级固化的讨论。
他说:“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大学。你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的,而且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的孩子或者农村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
大家认为,越是高层次的家庭,越重视教育的投入。于是,这些孩子有更多的资源学习,从而获得更高的学历,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
其实,这个现象在我们的身边也并不少见。当考研开始风起的时候,家境优渥的孩子,可以不必挤占考研一条通道,他们可以通过国外深造,拿到更好的文凭,从而跨越很多工作的门槛。
在知乎,有四类工作被誉为是高薪职业:
1、IT
2、金融
3、在金融行业的IT
4、在IT行业的金融
而这四类职位,对于学历的要求非常高。
于是,社会上开始充斥一些“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言论,认为如今出身贫寒的孩子更难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虽然社会的上升通道在收紧,家境优渥的孩子也在努力,但是对于寒门学子来说,读书依然是能够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
虽然,我们不否认创业会带来财富的迅速积累。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拥有一份高薪的职业,是最稳妥的赚钱方式。
对于寒门学子来说,一个好的文凭、好的学历,带来的不一定是成为某某公司的高管,成为独立的私企老板,而是,你的人生有了下限。
一毕业,你也许就可以拿到名企offer,然后拿到高于平均水平的工资,然后,才是稳步的提升事业。你的人生有了托底,也有了高于普通人的职业起点。
而相比于创业,这是最安全的改变命运的方式。
你不必跑赢所有人:人生的正态分布
我们总是说要做一个普通人,事实上,我们说的是在自己的层次中的平均数。
当你处于名校之中时,你不用做最出类拔萃的那个,事实上,你只要能保持在均值之上,你的人生就不会太差。
很多时候,我们普通人的人生是符合正态分布的。这意味着,
99%的概率,我们会落在3个标准差之内。而在3个标准差之外的人,我们称之为特例。
我们很多时候,不属于那个特例。

我们大部分人是普通人,不会经历太多豪门起伏,也不会投资失败破产而东山重来,普通人追求的最好的生活,就是稳定。
过稳定的生活,不需要创业成功,也不需要投资获利,但是需要你有一份高于平均水平的工资。
而这份工资,最稳定的来源,是高学历给你的起点。
人生的风景:在学历之外
事实上,学历并不等于读书。
比尔盖茨虽然退学,但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

比尔·盖茨:人和人的生命曲线是很不同的,突破人生局限的最好办法是读书。
但是,学历也并不完全等于读书。所有的书籍,最终都应该用来指导实践,帮助我们生活的更好。如果只是走马观花的看花,就认为自己真的在读书,那就是对读书的误解。
有的时候,读书并不一定直接带来财富的增加。但是世界上依然有很多国家爱好读书。
据统计,以色列人一年的人均读书量为60本,排在世界第一位,以色列也是全世界唯一没有文盲的国家。
日本人重视教育是世界闻名的,他们为了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下足功夫的,每年都会定期的举办读书周等活动,日本国民也会积极的参与。因此日本就形成了爱读书的氛围,在公交车上、在地铁站里大多数日本人盯着的是书本而不是手机。日本一年的人均读书量为40本,排在世界第二位。
除了财富,读书可以增加什么呢?
可以渐渐建立自己的世界观,让自己的内心日趋稳固。
可以接受不同的价值观,发现自我的局限性。
可以把一句话换成不同的表达,比如你不会说“我好想谈恋爱”,你可以说“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你会渐渐的拥有一个牢不可破的精神世界,终有一天,遇见满世界的佛铃花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