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 国际非暴力日

2022-10-01  本文已影响0人  鲁莒龙

每年的10月2日是国际非暴力日,这一天也是印度独立运动领袖、非暴力哲学和策略的先驱圣雄甘地的生日。

2007年6月15日,第61届联大通过决议,决定将每年的10月2日,即印度圣雄甘地的诞辰,定为“国际非暴力日”。决议称该国际日为“通过教育和宣传等渠道传播非暴力信息”提供了契机。决议还重申“非暴力原则的普遍适切性”,并期望“巩固和平、容忍、理解和非暴力文化”,希望各国反对任何的暴力行为。

时任印度外交国务部长的阿南德·夏尔马代表140个共同提案国向大会介绍该决议的草案时指出,“提案国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体现了圣雄甘地所受到的普遍尊敬和他的仁慈哲学的持久相关性。用他自己的话说,‘非暴力是人类可使用的最强大力量。它比人类凭借心灵手巧所设计的最强大毁灭性武器还要强大’。

甘地(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出生在一个印度教家庭。甘地19岁时远赴英国学习法律。1893年,甘地来到英国统治下的南非,领导南非印度人争取权利。他把印度教的仁爱、素食、不杀生的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相结合,并吸收了梭伦、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论。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很快成为国大党的实际领袖,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开始为印度的独立而奔波。“二战”后,印度分裂为印度与巴基斯坦两个国家。面对两国的冲突,对双方都有重要影响的甘地多次以绝食来感化他们,呼吁团结。1948年1月30日,甘地遭到印度教顽固教徒刺杀。

甘地是印度国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现代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圣雄甘地的一生领导印度走向独立,鼓舞着全世界争取公民权利和社会变革的非暴力运动。甘地终其一生,即使在遭受压迫和面对艰难险阻的情况下,也始终坚持他的非暴力信念。

圣雄甘地的行动,包括在历史性1930年反盐税游行中鼓励民众,以非暴力的方式不服从英国的法律,基于这样一个理论:“用正义的手段,才能实现正义”;也就是说,使用暴力实现一个和平社会是不合理的。他认为,印度在摆脱殖民主义、争取自由的斗争中,决不能使用暴力或仇恨。

联大创设国际非暴力日,其宗旨是建立“和平、宽容、理解和非暴力”的文化,并希望能够通过传播这种非暴力文化,促进宽容和增进人类尊严,帮助制止暴力,使人类不仅能结束战争,而且能最终远离战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