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中华文学零散的足迹

零散的足迹348

2023-07-08  本文已影响0人  韩甸

        348、老牛哞

  这个哞字正确读音是mōu音,解释为牛的叫声,但在我们家乡发meier音,即mei音带儿字。

  哞音在我们这可有讲究,不仅仅代表牛的叫声,两牛顶架,我们叫两牛顶哞。

    哄小孩玩时,跟小孩说,来,顶个哞,小孩就会把脑袋伸过来,和大人的脑门撞一下,学着两牛顶架的样子,高兴了,大人还会学几声牛叫。

    家乡有一种动物,每当下雨后,都会出来叫,声音像牛叫,我们管它叫老牛哞。

  我们小孩子淘气,还专门组织几个小伙伴,雨后出去抓,但从来也没有抓到过,连个影子都看不到。

    问老年人,也没有人看到过这种动物长的是什么样,说明这种动物很少,不容易碰到,也说明1这种动物特奸,警惕性高,不容被人发现。

    但为什么总是雨后能听到叫声,平时怎么听不到?

    有的老人告诉说,雨后蚂蚁多,这种动物专吃蚂蚁,它们把嘴伸进蚂蚁洞中,发出叫音,蚂蚁受不了,就都从别的洞口跑出来,供它们捕食。

  只有捕食时才会发出这种叫声?不下雨时它也要吃东西呀,它怎么不叫?大人解释不了。

    我怀疑,应该是雨后才会发这种叫声,与平时的叫声不一样,或者平时不叫。

  开始我以为这东西是一种大盖子虫。

  因为大盖子虫平时是不会叫的,只有特殊情况下才有叫声。

  我觉得它总是爬在草丛洞里不出来,雨天捕食蚂蚁才发出牛的叫声,人们才意识到它的存在。

  后来有人告诉我,有人见到过这东西,是种鸟,发现时飞了,飞得不算快,但一下就飞走被庄稼挡住了,只看见个影子,没看清长得是个啥样。

  到底老牛哞是什么东西?

  家乡没人说得准,在我的记忆中一直是个迷。

  今天看到一段丘鹬的短视频,一只丘鹬妈妈,领着两只小丘鹬过公路。

  母子三鸟,走两步摇几下,晃晃悠悠,不紧不慢,可倒有个绅士样。

  公路上两边的车辆,都停下来等着它们,场面非常滑稽。

    让人打眼一看,就不像是个正经的鸟,纯粹是在装牛扯犊子。

    司机也没办法,只好等着它们过完才开车继续赶路。

    现在社会就是这样,连个鸟也惹不起,谁让人家是二级国家保护动物来着。

      鹬蚌相争传说中的鹬,就应该是这种鸟吧?

    丘鹬我没见到过,也没听老人说过,似乎我们家乡没有,感觉好奇,就去查找相关资料。

    结果,无意中却看到了老牛哞的材料。

      老牛哞”的学名叫黄脚三趾鹑,因为腿脚的颜色是黄色,且只有向前的三个脚趾,故得名。

  这种鸟在全国各地实际上有很多俗称,有的地方叫它地牤牛、地闷子,也有的地方叫三爪爬、水鹌鹑、水鸡、田鸡等。

  其体型和羽毛色泽与鹌鹑很相似,生活习性也很相似,所以常被认作是鹌鹑。

      其实它的个头要比鹌鹑小一些,体长通常在12~20厘米之间,不擅长飞行,生活在草丛、灌木丛或庄稼地里边。

  主要以昆虫、植物嫩芽或果实为食,鸟巢也建在植物下面的地面上,通常是在一个小坑里垫上枯草和树叶就算做窝了,但简陋的巢穴附近通常会有青草、庄稼或灌木等植物遮蔽。

    这种鸟的鸣叫方式非常奇葩,它们虽然个头不大,但是在发声功能上却是天赋异禀。

    人们观察发现这种鸟会经常对着地上的小洞穴鸣叫,声音特别大,加上洞穴的回声,听起来就像老牛哞叫的声音,所以得了些名字叫“老牛哞”、“地牤牛”等。

    而它之所以对着地上的洞穴鸣叫,目的是将洞穴中的虫子恐吓出来,然后它就能将其捉住吃掉了。

    也有人说这种鸟繁殖期求偶的时候也是发出这种叫声。

    黄脚三趾鹑平时躲藏在植物下面行走觅食,生性胆怯,所以很少会被人看到,遇到惊吓时会疾速奔跑、藏匿或者飞走,但飞行的高度不高。

    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各处的野地里都有这种鸟的身影。

    这种鸟属于低濒危物种,种群数量趋于稳定,目前没有生存危机,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不允许捕捉的。

    我们家乡有鹌鹑,这下明白了,不是没有见到过,而是错把它们当成鹌鹑,弄混了。

    上次回家乡时,我曾经向家乡人打听过,人们都说,已经好多年听不到老牛哞的叫声了。(待续)

注:图片材料来自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