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的选择都为真正的自己
人,生而为人,定不会是单一的个体,有父母,有兄弟。所以有些选择不一定是自己真正发自内心的选择。
这几天读完了《无声告白》。书的封面上写有一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我开始就被这句话吸引。
这本被称为横扫美国亚马逊排行榜的书,与其说它是悬疑类的小说,不如说是关于爱和教育和家庭的一个讨论与思考。
作者伍绮诗,出生于美国,是香港移民二代,毕业于哈佛大学。作者历时6年4次易稿终于写了一部这么优秀的小说。《无声告白》的英文版名字叫《Every thing I never told you》,翻译成《无声告白》更有意境。
书中开篇就说“莉迪亚死了”,直接说明故事结果,然后跟随着作者的布局,一步步的了解莉迪亚死亡的原因,揭露这个看似美满幸福的家庭它的真实的情况,看到了莉迪亚父母对她的爱,其实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打着爱她的名义对她压迫性期盼。
读完了之后还久久的沉浸在故事里面,这个16岁的少女,她究竟是在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让她才会选择以死亡来逃脱。
小说中莉迪亚的母亲是个白人,不愿意成为母亲期望的女性传统角色,特别有梦想,事业心很强,一直想做医生,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认识了还是教师的亚裔青年,相爱怀孕结婚,中断了学业,做了九年的家庭主妇,尽管中间有试过逃脱离开家,离开两个孩子去重新学习,但因为怀有了第3个孩子还是回归了家庭。
莉迪亚的父亲是一位出身贫寒的华人移民后代,从小在一群白人中黑发黑眼的他是那么格格不入,就是个异类 ,所以一直自卑。这一点在儿子内斯身上也体现出来了,内斯也是一直没有朋友,沉默寡言,无法合群,有一种孤独感。
家里三个孩子只有莉迪亚有来自母亲蓝眼睛和来自父亲的黑头发,父母觉得只有莉迪亚可以实现他们的理想,慢慢的莉迪亚成了维系家庭表面安稳的纽带。
由于父母各自的经历和梦想不同,所以父母对于莉迪亚的期待是不同的,母亲希望莉迪亚更优秀一些,更引人注目一些。然而,父亲更希望莉迪亚可以能够平凡一些,融入到大家里去,得到大家的喜欢。
莉迪亚要去参加母亲期盼她去的各种补习班,选修不感兴趣的课程,她尽力去完成母亲的每一个期望,她希望这样做母亲能够更开心一些。
父亲期待莉迪亚能够平凡一些,得到大多数人的喜欢,但其实莉迪娅没有朋友,在家里还要假装跟朋友打电话,约朋友看电影。
每年母亲给的生日礼物都是各种厚厚的专业书,父亲每年给的礼物也都是一样。
莉迪亚她一直以来唯一能得到安慰的就是从哥哥内斯那里,然而哥哥也要离家上大学了。
莉迪亚开始恐惧了,她恐惧自己的成绩变差,恐惧自己不能达到让父母满意,她恐惧接下来的生活,她想要纠正错误,但是这个错误要从哪里开始纠正呢?
于是莉迪亚在一个深夜逃离了家,选择了慢慢的沉入湖中心,就在那个夜里莉迪亚死了!
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很替她心痛,还又为她松了一口气,有一种终于可以解脱了放松感。
莉迪亚的死,让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悲伤和混乱。母亲在准备各种复仇、父亲出轨了、哥哥内斯打了邻家男孩杰克、妹妹汉娜在家里还似个影子般存在,但是文章的最后结局还是非常的暖的,出轨的父亲选择回归家庭,母亲原谅了父亲的出轨,哥哥决定以后再好好的倾听汉娜妹妹的声音,家里的一切都在莉迪亚死后变得真正温暖美好起来。
让过去的事情过去,停止问问题,向前看,绝不向后看。
书名中的“告白”其实就是指孩子想对父母说的最内心的话语,但天下父母他们是否也知道孩子他们有很多“告白”是想对父母讲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很多时候那个告白是无声的,是因为不敢发出。
这是否又是需要父母真正的用心去发掘呢?
看完故事之后,我常常会想,如果莉迪亚她及早的跟父母沟通,告诉父母她不想去上那些培训班,她不想去做医生,她其实根本没有朋友,在学校一点都不受欢迎,那么结局是不是会不同呢?
也许根本就没有这个假如吧!因为在母亲离家又回归之后,莉迪亚担心母亲会再次离开,所以她就会勉强自己,硬着头皮达到母亲所期盼的,就是希望让母亲更爱她自己多一些,更爱这个家多一点,因为莉迪亚渴望她的家庭是完整的、幸福的,所以她慢慢就成了维系家庭表面美好的纽带,由享受到痛苦。
这个小说的背景是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但是这个家庭问题,情感纠结,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还有人的自我寻找的过程,即使放在现在的社会也会有很强的代入感。
其实莉迪亚的情况我们生活中经常也会遇到,尤其是在中国的教育下,虎爸虎妈层出不穷,父母越是关注你,他们对你的期望越高,他们的关心不停的叠加在我们的身上,一步步的逼着我们往父母想要我们走的方向前进,还不停的催促快一点,再快一点!
我们常常会说一个人在世上没有那么多可以掌控的东西,但是如果连自己最真实的想法都无法掌控,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但是人活在世上,很多时候的很多事情都不能够真正由自己决定的,因为我们永远有那么多意见要听,来自父母的建议与忠告,他们永远“一切举动和话语,都是为你好”。
现在又是高考结束,考生报考的学校的时节,我期盼每个考生都能去报考自己最想去的学专业,不要为了迎合父母或家人的期盼,去读自己不想学的专业。
认识一个朋友,当年在选择大学时在父母殷切期盼下读了军校,入校后一直不习惯军校的压抑和管制,曾经在大二的时候还想过退学,但是又被家里父母给强制镇压。
他曾经问我说,为了让父母安心,委屈自己迎合他们的期盼,这样做错了吗?
对于他的问话,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曾经我们都在父母的期盼和压力中长大,但是他们的爱对我们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爱的方式是他们希望我们以他们认为正确的道路而在走。我们两代人的思想经历和观点都是不同的。
今年我家弟弟高考也结束了,现在也报考学校了,家里父母一辈的人,都特别希望弟弟能够选一个好的专业好的学校,毕业之后可以找到好工作的专业,最好是能够安安妥妥的。
但是弟弟更想读的是家里老一辈人不太赞同和认同的一些学校和专业,这就是家庭的一个纷争。
我告诉弟弟无论怎样我是会支持他的决定。我期望他最后的选择是听从他自己内心的,做一个不要自己后悔的选择。
因为无论是谁,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可能别人在你入水之后会有人拉你一次两次,但无法永远去帮助你,最根本解决的办法就是学会游泳,让自己变得更强、依赖自己。
能够做到谈论起以前时,不是一副揭了伤疤的模样,露出一副悔恨的可怜相,期待别人能够对你伸出援助之手,也许等来的是嘲笑和瞧不起。
如果当初莉迪亚面对父母的殷切期盼,能够勇于说不,也许就不会有莉迪亚死亡事件,如果朋友当年报考时对父母说出自己的心声,也许就不会有现在这么纠结的日子了。
认识一个姐姐,曾经这个姐姐母亲病重时特别希望能够看到她结婚,担心在去世之前看不到女儿结婚。就跟女儿说“你是想让你妈我临死前也看不到你结婚吗?”“你就不能让我安安心心的走吗”。
女孩子当时已经跟男朋友分手了,但是一边是重病母亲的殷切期盼,一边是自己的感情,最后女孩子选择了妥协,不想让母亲会失望,不想母亲留下遗憾,重新挽回了男友,并尽快完婚了。婚后半年女孩子的母亲还是因病去世了。
因为结婚匆忙,女孩子跟男孩子在结婚一年多之后发现男生其实在外面赌博,欠下了很多钱,女孩子的车子、房子被丈夫抵押多家,多张信用卡被男孩子刷爆,追债的人跑到女孩子单位去要钱,住在女孩子跟丈夫的家里,这时候女孩子的丈夫其实已经联系不上了,留下了乌烟瘴气的家和一大笔债务。
女孩子其实没有很多钱,但是男孩子已经联系不上,很多债务都是需要她还的。后来终于有一次男孩子接通了女孩子的电话,女孩子就要把他叫回来,选择离婚。但是男孩子欠了那么多的债务还是,属于夫妻共同欠下的女孩子要男孩子打了一个20万的欠条,之后两人再也没有联系。
整理好一切事情之后,女孩子决定以后只为自己而活,听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不再向他人妥协,一次次的委屈自己。
现在这个女孩子,换了一个更好的工作和城市,生活的努力积极并且很幸福,相信她也会遇到更好的人。
如果当初这个女孩子没有在母亲的期盼下选择这个男生匆忙结婚,会不会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那个故事也许没有这么多苦难。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在别人的期盼中长大,在别人的期盼中找到自己,找到真正的自己。
希望那时候你做的所有的决定都是为了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