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写我心玫瑰园巢湖文海

你孤独过吗(一)

2018-02-05  本文已影响531人  牛犁

                                  (1)《语言孤独》

你孤独过吗(一)

小时候母亲因病去世,年近花甲的父亲在歌剧院谋了份看门的差事。近水楼台先得月,于是我经常溜进去看电影。那时候儿童片很少,大多数都是放成人看的电影,有些还能免强看懂,有些根本就无法看懂。

记得最难懂的两个电影,一个是《追鱼》,一个是《柳毅传书》。《追鱼》有点神话,《柳毅传书》是一部言情片。然而,比这更难懂的一部是沪剧,另一部是粤剧。除了看不懂演员的穿戴,我更听不懂他们的语言,演员很少说话,一上来就唱,他们唱着唱着我就睡着了,等我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电影早已散场。人已经全都走光,只剩我一个小孩与空旷的演艺大厅做伴,顿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从心头升起,逃逸似的溜出影院,一个人跑回家里……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一种孤独,是一种语言孤独。因为听不懂影片中的方言和唱腔,结果只能是他们唱他们的,我睡我的。及至我一点点长大,便开始发现这种语言孤独无处不在。

一次我走在街上,看见一家院子里树上落了几只麻雀,随手捡起一块石头扔了过去,结果麻雀一只也没打着,却把那家窗户上的玻璃打碎了。幼稚的我,不但没跑还理直气壮的跟人家解释说,我不是有意打碎玻璃,我是在打鸟。那家主人气愤的说,鸟在哪呢?我想说,鸟刚才还在树上啊!可是我说不出口,因为那几只能为我作证的麻雀,因为恐惧早已飞的了无踪影。当我被那家男主人扭送回家后,哥哥二话不说如数赔了玻璃钱。那人走后,我立刻被施以一顿拳脚。我到现在才明白,哥哥生气的不只是我打碎人家玻璃,更生气的也许是我打碎玻璃后为什么不跑?在这件事上,我与那家院子的主人,与我哥哥之间都存在着沟通上的障碍。不管你怎么去解释你当初的动机,人家就是不想听,人家只重视事情的结果,没人跟你讨论那个打鸟的过程。

你孤独过吗(一)

曾经看到翻译家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一段话:人的一生总是在高潮中和低潮中度过,我们所应做到的,高潮时不紧张,低潮时不頽废就行了。

于是找来《傅雷家书》阅读,发现里面多是晦涩难懂的关于音乐方面的论述,一下子就没了兴趣。

米兰.昆德拉是我喜欢的一位作家,曾经读过他的许多作品。但是有一次读他的《被背叛的遗嘱》时,让我陷入了语言孤独。昆德拉生在音乐世家,他父亲是一位出色的钢琴师。他本人也精通音乐,当他在书中指出贝多芬的朋友是将他本人删掉的乐章重新拿出来示人,是一种对遗嘱的背叛时,昆德拉在书中写出了大量的五线谱,来证明这些乐章被音乐家删掉的理由,而我连一条乐谱也看不懂。这种语言上的孤独可想而知。

类似的孤独还表现在我们对绘画语言的孤独,对舞蹈语言的孤独等等……一般的工笔画人们大都能看懂,但毕加索的抽象画却只有少数人能看懂,还有一些人似懂非懂、不懂装懂。同样的道理,一场演出下来,大家都跟着鼓掌,跟着欢呼。但是真正能读懂舞蹈演员肢体语言的有多少?

在我们这个熟人社会里,陌生人之间出现语言孤独是不足为怪的。因为我们从小就被告之,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最好不要跟陌生人多说话。现在的问题是,大部分语言孤独不是发生在陌生人之间,因为陌生人之间很少交流。许多语言孤独往往都是发生在熟人甚至家人之间。

比方说一个单位开会,领导在上面讲,员工在下面讲。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在台上讲的是官话套话,员工不是听不懂,而是不想听。比方说在一个熟人的饭局上,当你慷慨激昂的发言时,发现并没有几个在认真听,人家或交头接耳,或自顾自的看着手机。不是听不懂,只是不想听。

比方说你在微信群或其他网站上发原创或转帖子时,发现并没有多少人打开看,更别说点赞和打赏支持了。之所以会这样子,并不是因为你文章写的多么烂,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不乏忌妒、鄙视、看不懂、不喜欢以及审美疲劳等不想看的因素在内。你会发现,大家都忙着各说各话,没人顾及别人。

我有一个战友,是一位比较成功的攝影作者。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是百度、搜狐和凤凰等几大网站的签约作者,他的作品我看过不少,确有许多杰作。可是当他將作品以微信的形式转发到某个群里时,刚开始还有几个人点赞,过一阵就不行了。现在不仅无人打赏点赞,甚至连打开看看都懒得有人问津了。他所遭受的语言孤独可想而知。我要是他,绝不会再发这类原创了,可他不管有没有人看,仍然照发不误,其内心的强大,实在是让人佩服。

你孤独过吗(一)

作家蒋勋说:语言孤独不是表现不同语言的交流上,而是表现在同一类语言的沟通上。你说的话不是听不懂,而是大家都在说,却没人在听。有一次我母亲与一位外国老太太说话,谁也听不懂,但她们用手比划着,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进行沟通,互相居然都明白了彼此说的什么意思。于是我想,语言有时候倒成了多余的东西了。

不由得想到,在我们身边类似的语言孤独的例子真是太多了,不仅表现在陌生人之间,熟人之间,甚至亲人之间,好朋友之间。女作家毕淑敏就说过,“小时候的朋友,长大后不一定还是朋友;在老家的朋友,到了深圳后不一定是朋友。”为什么会这样?我想其中有一点,随着时空的变化,一定是出现了沟通障碍,出现了语言孤独。

作家史铁生认为,所谓“海誓山盟”不过是掩耳盗铃式的承诺,因为你并不知道对方心里怎么想。

写过《失恋33天》的80后作家鲍鲸鲸说:我爸是个文艺军人,我妈是家庭妇女,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块别人进不去的地方。

不由的想到,我们从小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我们的思想,就是为了与他人交流,现在,当我们掌握了诸多语言技巧之后,反而不会说话了,不愿意说话了,我们渴望与人交流,又怕这种交流会给自已带来伤害;我们害怕孤独,却又陷在语言孤独之中不能自拔。

如果说爱和孤独永远是一对矛盾,那就让爱多一些,孤独少一些,让语言不再孤独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