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写作交流

读书|人间失格

2018-09-21  本文已影响86人  秀逗茉莉
读书|人间失格

文|秀逗茉莉

自从多年前读过《挪威的森林》之后,貌似我已在无形中排斥日本作家的作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不了解日本女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对于男人对于性。也从没试着去了解。还有一个原因来自我的个人偏见,他们的作品总给我一种晦暗混乱看不到阳光的感觉。也或许是我读得少的缘故。我看过些日本的电视电影,好像就不这样,大部分都挺阳光美好,积极上进。

人仿佛有一种奇特的现象。越是对一种基调反感却越是会受那种基调的吸引。这次读《人间失格》就是这种现象的奇怪效应。我是被封面书棱旁的一行小字所吸引的,“生的困惑,爱无能,太宰治无助与绝望的灵魂告白,生命的绝唱,永恒的青春”。曾经我也以为自己是个爱无能的人,后来读了一些书,发现我是个有爱的人。源源的爱蕴藏在我的有机心灵之中。

这本书貌似有很多个译者很多个版本,我读的是曹捷平译的版本。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小说由序言、手记1、手记2、手记3、后记共五个部分组成,其中序言和后记以作者口吻叙说,三个手记以主人公叶藏的口吻叙述。三个手记分别对应着序言里作者看到的三张照片,分别是主人公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所发生的事。

第一张照片中叶藏大约十岁,被很多女孩子簇拥着站在庭院的水池边,脑袋向左歪成三十度,脸上挂着“丑陋”的笑容。作者形容照片上的他,表情古怪而猥琐,脸像猴子,爬满了丑陋皱纹的猴子。作者一再强调一个十岁孩子的“丑陋”,这让人非常好奇,到底这个孩子做了什么?

手记1,主人公就为我们娓娓道来,缓缓开启我们的探寻之旅。然而,主人公开篇第一句就丢了个炸弹——“我的生活充满了耻辱”,这下又将读者抛向了好奇的深渊。原来,叶藏虽然生于富裕之家但却体弱多病,更有一点儿与同龄孩子不同的是,他对人类产生了极度的恐惧。他不愿意看到事物的实际价值只是着迷于表面的有趣。他甚至对吃饭充满恐惧,他认为“人不吃饭就会饿死”是一种令人讨厌的恐吓。他对人类的很多行径都迷惑不解,常常因为与众不同而深感不安。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扮演小丑,以此来取悦他无法与之断绝关系的人类。

就像叶藏自己说的“人类一直让我害怕得颤抖。…我把精神上的忧郁和不安隐藏起来,假装成天真无邪的乐天派,最终使自己彻底变成了一个畸形人。”要知道人在四五岁时便形成了基本的性格基调即为生活风格,他的胆小懦弱与人格格不入却又无法脱离人类的本性早已预示了他接下来的人生走向。

第二张照片中叶藏已经长成了英俊青年,只是没有一点儿活气。他已能笑得巧妙,可笑容里缺乏血性的凝重和生命的质感。他越来越英俊,越来越怪异,从头到脚像人工制造的一个假人。

叶藏离开家,上了一所位于海边的中学。此时的他虽然对人的恐惧与日俱增,演技却是日渐娴熟。

有时我会觉得,其实主人公挺懂人类的生存之道嘛,比如,他害怕自己的演技被人看穿而假意关心竹一,拉拢竹一成为他的密友。他很清楚女人比起男人更容易接近,他很清楚自己会“受到女人呵护”,于是,他就躲在女人怀里或身后,一个腻了就再换一个。我想问,他是真的恐惧人类吗?

高中时叶藏考入了东京的学校,虽是奉爸爸的愿望,但他却根本没去上学,生病、翘课、学画画。后来还认识了让他以后的生活不能称之为人的朋友,堀木正雄。堀木带着他抽烟、喝酒、嫖妓、典当,参加左翼分子活动。一段耻辱的生活正式开启。

读到他荒诞糜烂的高中时期时,我总会生气,越往下读越生气。生气主人公的不珍惜,利用恐惧为借口逃脱对生活该有的态度和责任。他说人类很恐怖,利用“没饭吃”的借口进行政治斗争;人类有动物本性,像牛一样拥有老实勤劳的特质也难掩拍死牛氓的残忍本性,只因为牛氓危害到了牛的身体;人类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背后批评指责,当面却奉承恭维。所以他害怕,他小心翼翼,他什么都不敢做。可他无形中已经将人类的这些伎俩运用地得心应手。他装“小丑”,他拿着家里的钱对父亲阳奉阴违,与随便认识的人鬼混,吃喝嫖。我真的觉得少年时期的叶藏很可恶。他是一个没有担当没有责任感的人。

叶藏公子哥的生活在高二那年的十一月基本结束了。事情起源于他与一名年龄比他大的有夫之妇的殉情,女人死了,他活着。他被以“协助自杀罪”缓期起诉。由于父亲的名气,叶藏的殉情见了报,父亲和家人知道后很生气,说是要与他断绝关系。出了警察厅叶藏便被“比目鱼”接济、看管,家里依然会寄来很少的钱,只是钱总是寄到“比目鱼”的手上。于是,叶藏逃了。

因为没有其他朋友,他逃到了堀木家。此时的堀木像变了一个人,冷酷、狡诈,充满利己主义。堀木说自己很忙,暗示叶藏离开。叶藏一直以为堀木很蠢,此时才知道那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遭受了冷遇的他只得离开,而此时正好遇上来找堀木拿画稿的静子。于是,叶藏丢弃了“妖怪的画像”的绘画杰作画起了漫画,并开始了依附静子的男妾生活。

与静子母女在一起的生活,日子一成不变,叶藏厌倦了。他每天把自己喝得烂醉如泥不省人事。终于有一天,他悄悄地离开了静子母女,又一次以男妾的身份寄身于京桥一家酒吧的老板娘的住处。这时,他开始慢慢明白了他所生活的社会,“为了眼前的需要”,他学会了厚颜无耻。

他说自己是个漫画家,是个不会大喜大悲的无名漫画家。京桥的生活持续了近一年,叶藏的漫画开始刊登在车站上卖的粗俗杂志上,还起了个“上司几太”(殉情了但还活着)的笔名。随后,他遇见了劝他戒酒并且还保有纯洁“童贞”的良子,并与之结了婚。

婚后叶藏过上了一段正常人的幸福生活。正当他燃起希望的火苗时,发生在良子身上的事又将他打入了无底深渊。他眼睁睁地看着妻子被人玷污而无动于衷。事情过后却是无端的自责,他认为那件事害得他“眉宇受伤、声音沙哑、头上开始长了白发”。接着是更疯狂的喝酒,喝到后来直接喝了一盒二烯丙巴比妥睡了三天三夜,醒来后便说要与良子分手,要去没有女人的地方。

叶藏没能与良子分手,酗酒越来越严重身体越来越差,甚至开始吐血。他想要戒酒。偶然间他发现了一个药店,药店老板娘对他抱着一种等待被救赎的渴慕。从此他便以注射吗啡代替喝酒。起初感觉还行,后来渐渐就离不开了,他中毒已深。为了买药品他又干了很多“龌龊事”,他觉得自己罪恶深重,他想死。在他准备死的那天下午,“比目鱼”和堀木出现了,他们哄着他去了一个地方。他相信了他们,以为是间疗养院,结果被关进去才知道是家精神病院。他没有反抗。在他终于有勇气拒绝人的时候,他“丧失了做人的资格”,“彻底变得不再是一个人了。”

三个月后叶藏的大哥把他接了回去,安排他住在乡下海滨温泉村的一处破屋里。就是作者看到的第三张照片的景象。他头发花白,坐在一个异常脏乱的房间角落里,像僵尸一样把手伸向火盆。给人一种不祥之感。此时,他的父亲已经过世。他感觉心里一处完全崩塌。或许,在叶藏的心里,他的耻辱生活跟父亲有很大关系。作者再次强调,他“让人感到不悦和烦躁”,还用了一个更形象的比喻“可这张照片给人的感觉就像驽马的脑袋长在人身上一样,让人毛骨悚然、心生厌恶。”

这一年,叶藏二十七岁。看起来却像四十岁。

读这部小说,我的情绪总是会随着照片的变化而变化。起起落落。童年的叶藏让人心疼,少年的叶藏让人愤怒,青年的叶藏让人唏嘘。他不珍惜上帝赐予的天赋与身体,一味的逃避,从不承担自己作为男人或者是人的责任。一味靠着女人苟延残喘。一个人的存在就是他的价值所在,他却频频寻死。他如此对待生活,生活也没放过他。他想一死了之,可总是被奇迹般地救活,生活让他一直承受着内心的煎熬与痛苦。让他成为一个“废人”,但依然活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