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返工朋友们的安全小贴士
从今天起,各地的朋友们陆续开始返回了工作岗位。虽然病毒仍在肆虐,但生活和工作还在继续!为安全返回工作岗位,尽可能减少病毒感染风险,加强防护意识,笔者结合医学知识和相关防控指南,整理和总结了一些安全小贴士,希望有所帮助。
返程前准备
出行前,建议事先配备口罩(KN95/N95口罩或一次性医用口罩)、便携式免洗洗手液(最好含有酒精成分)、消毒湿巾、体温计、不露手指的手套(一次性或普通手套均可)等物品。
外地返回
1. 出行途中,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避免接触有发热、咳嗽症状的人,如果遇到,建议保持1米以上距离。
2. 在人员密集的公共交通场所(比如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公交车站)以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佩戴KN95/N95口罩或一次性医用口罩。
3. 佩戴的口罩在变形、弄湿或弄脏导致防护性能降低时需及时更换。
4. 主动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完成体温检测,尽量缩短候车或候机时间;到达目的地后尽快离开车站或机场。
5. 乘坐交通工具时,推荐戴手套;若未戴手套时,建议减少触碰公共区域和物品,勤洗手;避免用脏手触摸口鼻、揉眼睛。
6. 尽量减少旅途中进食需要,如需要用餐,餐前推荐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水下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
7. 妥善保留出行期间公共交通票据信息,以备查询。
8. 出行全程建议自我监测症状和体温,如有不适应主动及时就医。
通勤路上
1. 本地及近距离出行,条件允许下尽量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自驾出行,减少人群接触。
2. 如自驾出行,注意车内消毒通风,尽量不拼车同行。
3. 如需乘坐地铁、公交,尽量错峰上下班,佩戴好口罩,有条件可戴手套,减少与途中公共区域和物品的直接接触。
办公室办公
1. 尽量避免离开办公区域外出,如不能避免,应在外出后及时洗手。
2. 推荐使用爬楼代替电梯,如乘坐电梯,尽量减少与电梯区域的直接接触。
3. 每日达到办公室后主动测量体温,如有发热或其他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4. 建议尽量在家用餐,午餐建议错峰就餐,避免聚众就餐,用餐时建议单人单桌就餐,缩短用餐时间。
5. 推荐对个人和办公常用物品,比如手机、电脑、键盘等物品使用酒精棉球进行消毒。
6. 推荐减少和避免集中开会,如业务需要,尽量使用线上会议形式。
7. 尽量减少业务相关拜访,采用其他形式,比如邮件、电话等方式进行沟通。
下班回家
1. 回家后建议先摘口罩,脱外衣,洗手后与家人接触;
2. 未接触过疑似或确诊患者,且外观良好无异味或脏污的口罩,回家后可放置于居室通风干燥处,以备下次使用。
3. 需要丢弃的口罩或一次性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进行处理。
居家办公
1. 规律休息、适量运动、保障睡眠。
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口鼻;咳嗽时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
3. 保持居家清洁卫生,多通风、换气。
4. 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各类聚会,减少和避免亲友探访;如需外出,需佩戴口罩。
5. 家里备置一次性口罩、消毒用品、体温计、退热药等物资。
6. 做好症状监测,如有可以症状及时就医。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小诗,重点全在诗里!
尽量少出门
没事多洗手
外出戴口罩
居家勤消毒
祝愿各位朋友们开工大吉!
主要参考资料:
1. 中国疾控中心.不同风险人群防护指南
2. 《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数字版(1.0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 央视新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护措施路线图